另一邊,鳳儀宮。
柳微瀾身著素色宮裝,靜靜地倚在窗邊,窗外是沉悶的鉛灰色天空,一絲風也無,壓得人喘不過氣。
宮女剛剛呈上來的奏報摘要還攤在案幾上,大旱、饑荒、民亂四起,而朝廷的對策,竟是允許各地自行招募鄉勇。
她輕輕嘆了口氣,眉宇間攏著一抹化不開的愁緒。
“娘娘,御膳房送來了新制的綠豆百合湯,說能清熱解暑。”貼身宮女小心翼翼地稟報道。
柳微瀾擺了擺手,聲音有些倦怠:“本宮沒什么胃口,撤下去吧。傳令下去,從今日起,后宮用度減半,所有非必要的開支,一律停了。這個時候,能省一點是一點。”
“是,娘娘。”宮女應聲退下。
殿內又恢復了寂靜,只有柳微瀾淺淺的呼吸聲。
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遠在青麟郡的如煙和林蕭。
那樣酷熱的天氣,他們那里怎么樣了?以林蕭的本事,想來妹妹不會受苦吧。
若是他來應對這天災,又會如何?
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暑氣便已迫不及行地彌漫開來。
青麟郡城外,臨時搭建的粥棚前,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這些都是從南邊各州府逃難過來的流民,一個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眼神空洞,仿佛隨時都會倒下。
老張頭佝僂著腰,懷里緊緊抱著餓得只剩皮包骨的小孫子狗蛋,艱難地隨著人流挪動。
他已經記不清逃了多少天,只記得家鄉的田地裂開了一道道大口子,河水斷流,村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
他帶著狗蛋,一路啃樹皮,嚼草根,能活到今天,全靠一口氣吊著。
“爺……爺……餓……”狗蛋有氣無力地哼唧著,小腦袋耷拉在老張頭的肩上。
“乖孫,快了,前面就有粥喝了。”老張頭干裂的嘴唇哆嗦著,聲音沙啞。
他其實也不抱什么希望,逃難路上,所謂的粥棚,大多是一鍋清湯寡水,照得見人影。
隊伍緩緩前進,空氣中漸漸飄來一陣米粥的香氣。
這香味濃郁,不似他以往聞過的那些稀粥。老張頭精神一振,不由得加快了些腳步。
終于輪到他們了。
一個穿著干凈布衣,身材豐韻的美婦人接過他的破碗,滿滿當當地舀了一大勺粥。
老張頭愣住了。碗里的粥,濃稠雪白,米粒清晰可見,還帶著一股沁人的米香。
這……這哪里是流民吃的粥?這分明是富貴人家才舍得熬的精米粥!
“這……這真是給我們的?”老張頭不敢相信,結結巴巴地問。
這美婦人正是林嫂子,她溫和一笑:“老丈,快趁熱吃吧,后面還有人等著呢。不夠了盡管說,管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