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落座,劉玉蘭被林蕭扶著,坐在了主位旁。
“林大人,您可算是回來了。”劉玉蘭顫抖著伸出手,摸索著握住了林蕭的手臂,眼角濕潤,“老婆子這幾年,每每聽到村里的變化,都忍不住想,這都是您林大人給的福氣啊!以前哪有這樣的光景?家家戶戶吃不飽,穿不暖,孩子上不起學,生病了就只能等死……現在呢?家家有余糧,人人有活干,孩子們都能去學堂念書,生病了也有醫館,再也不用怕了!”
她說著,淚水順著眼角滑落,卻并非悲傷,而是深深的感恩和喜悅。
“嬸子言重了,這是大家伙兒一起努力的結果。”林蕭輕聲寬慰道。
“不不不,大人您才是根兒啊!”王若然接過話頭,語氣激動,“這路,這房子,這作坊,還有那學堂,醫館……哪一樣不是大人您帶來的?以前咱們種地,收成全看老天爺臉色,一旱就顆粒無收。現在有水車,有新農具,聽說還有什么化肥,一畝地能產好幾百斤糧食!連那紅薯土豆,也能畝產千斤!誰還愁吃喝啊!”
張靜姝在一旁忙著端茶倒水,也插嘴道:“可不是嘛!現在青山城里,每天都有外地商人過來,咱們家的鋪子,生意都忙不過來!”她說著,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驕傲和滿足。
顏若彤也溫柔地笑著,目光看向林蕭,眼中是滿滿的柔情和崇拜。她清楚地記得,當初的青山村是何等凋敝,而如今的繁華,皆是眼前這個男人一手締造。
裴雪衣和柳如煙默默聽著,她們雖未親身經歷青山村最初的困苦,但從郡城一路走來,也見識過大周各地百姓的疾苦,知道現在的繁華是多么的美好。
尤其是柳如煙,她身為皇后胞妹,見識過京城的繁華,可那種繁華,是建立在剝削和等級森嚴之上的。
而青山城的繁華,卻是如此真實,如此充滿生機,是發自內心的安居樂業。
“林大人,各位夫人,小少爺,小小姐們,今天就在家里吃飯吧!咱們好好熱鬧熱鬧!”劉玉蘭熱情地邀請道。
“那敢情好,我們也不跟嬸子客氣了。”林蕭笑著應允。
張靜姝立刻眉開眼笑,連聲應下,指揮著下人忙碌起來。
廚房里很快傳來了切菜、炒菜的聲音,飯菜的香氣也漸漸彌漫開來。
飯桌上,菜肴豐盛,都是青山村自家出產的新鮮食材。
王若然和張靜姝不停地給林蕭和女眷們夾菜,嘴里還在不停地講述著這些年村里的變化。
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直到天色漸晚,林蕭才帶著眾人起身告辭。
“林大人,夫人,下次再來啊!”劉玉蘭和王若然、張靜姝一直送到門口,直到馬車遠去,才依依不舍地轉身。
隊伍緩緩駛離王建的宅院,穿過依舊熱鬧的街道,朝著青山村深處行去。
不一會兒,熟悉的宅院便出現在眼前。
馬車停下,林蕭率先下車,看著眼前這座老宅。
青石鋪就的地面干凈整潔,幾株花樹正開得熱鬧,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
幾間寬敞的瓦房錯落有致,院子里還有個涼亭,池塘里,幾尾錦鯉悠閑地游過。
一切都和他們上次離開時一樣,透著一股溫馨與寧靜。
“還是家里舒服!”顏若曦歡呼一聲,抱著林昕進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