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心里她還是很欣賞趙雨晴的,只是,也擔心她這個年紀就走到了這個位置,的確過早了。
這種壓力并非簡單的威信壓力,而是一種無法言明的抵觸心理。
這種心理不會顯現出來,可是一旦顯現,就已經是一堵墻了,是一堵趙雨晴推不倒也砸不到自己的墻,這就是政治生態的死局。
這種困局本質,卻是因為制度的設計,過于精確的制度反而會制造出更多的不確定性,就會引發政治海森堡效應。
破解之道或許不在制度本身,而在于人,一個29歲的女人解不開這個局的。
掌聲落下后,趙雨晴道:“朱良平的違紀違法行為,給杏山縣的政治生態和民生福祉造成了重創,作為縣政府主要負責人,我在日常監督中存在缺位,對此我向組織深刻檢討。”
“當然,現在不是追究誰責任的時候,是該我們站出來補窟窿的時候。我受市委委托主持縣委工作,在此向組織和全縣人民承諾:
第一,配合調查不含糊。
從今天起,縣委辦設立專項聯絡組,無條件配合省市聯合調查組。涉及朱良平同志分管領域的所有文件、會議記錄,一小時內全部封存,對調查組提出的協查要求,必須在24小時內反饋。我在這里表個態,誰要是敢在調查中打埋伏設障礙,就是和縣委縣政府對著干,我第一個不答應!
“第二,止損挽損不拖延。
我提議,由趙宏偉同志直接趕赴七道嶺鄉,親自督導鄉黨委鄉政府的后續工作,以積極的態度迎接省里的調查組,實事求是說明殘礦的情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可弄虛作假試圖掩蓋問題。”
“第三,重塑信任不松勁。
從明天開始,縣委常委輪流去信訪局接訪,我每周三上午固定接訪。凡是有關朱良平造成的錯誤,在群眾心里留下的疤痕,我們都要用真誠的行動一點一點把這道疤撫平。”
最后,趙雨晴也提高聲調:“杏山縣的天不會塌!只要我們把屁股坐在老百姓這頭,把心放在黨的事業上,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就到這,食堂沒有上班,我定了盒飯,大家休息會然后咱們邊吃盒飯邊商量分工方案,散會。”
眾人深呼一口氣,該喝水的喝水,該上廁所的上廁所,都知道,這個周末沒有了。
“萬書記,和我們一起吃盒飯吧?”趙雨晴愧疚的說道。
“不是我瞧不起你們的盒飯啊,我是真沒時間留下來吃的,”
萬芳說著壓低聲音,道:“書華回來了,在市委家屬院的家里,喬書記約我一起去看望。”
趙雨晴醒悟的點點頭,只能送萬芳離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