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隱主任跟日本駐屯軍的司令部通電話的時候,一干人等都在身后小心翼翼的等著,眼里都帶著期盼,只要是日本人愿意出兵,李紹義那伙人根本就堅持不住,早晚我們能打回去。
可是當隱主任出來的時候,他們卻發現主任的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莫非日本人不愿意幫忙嗎?
這不可能呀!
自治政府是日本人花費了諸多的人力物力,這才建設起來的,我們雖然是自治政府的成員,但所有的花銷都是日本人出的,而且對日本人的利益也最大。
“主任,日本人怎么說?”
終于是有人忍不住了,自治政府馬上就要宣布獨立,二十多個縣都要加入,通州是最為主要的,如果要是連通州都沒有了,原來所有的新聞稿都要改。
當然,這還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就是一個臉面問題,誰不講究個吉利呢?結果你們還沒對外宣布呢,就已經是把自治政府辦公地盤給丟了,這算怎么個事兒?
“日本一定會幫我們的,但是廣田外相馬上就要訪問北平,所有的事情要在外相訪問完之后再進行。”
聽到主任的話之后,在場的這些人臉色各異。
有些人覺得日本人說的有道理,畢竟人家的外相馬上就要來訪問了,如果這個時候挑起戰爭的話,恐怕對日本國內沒個交代。
有些人覺得日本人辦事太拖拉,全然沒有原來的雷厲風行,莫非是因為李紹義手下的戰斗力強嗎?
不管怎么說,他們這些人都得聽日本人的,雖然手里還有一些軍隊,但是指揮權力不在自己的手里,每個團長都有一個日本顧問,那個日本顧問就好像是太上皇一樣,如果要是你想調動軍隊的話,必須得讓太上皇同意才行。
別看他們一個個頭銜都很高,又是自治政府的負責人,又是這個部門那個部門的負責人,但是說到真正的權利,他們非常清楚,日本人給的極其有限。
李紹義在攻打通州的時候,早就已經把這件事情給算計進來了,這也是一個正常的禮數問題,日本外相馬上就要來訪問了,如果要是日本軍隊大動干戈的話,這家伙也就不用來了。
而且李紹義也推測出日本外相干什么來了,那就是收買北平的一些親日派,對這些人做出一些承諾,這跟一個小小的通州比起來,當然是日本外相的工作更重要。
在接下來幾天的時間里,當確定了自己的安全之后,李紹義就命令手下的人占據整個通州。
十二個鎮,九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幾十萬老百姓就都歸李紹義管了,至于原來的岳縣長,那就跟個吉祥物一樣,日本人在這里的時候多少還有點權力,但李紹義來了之后一點權力都沒有了。
這幾天李紹義也沒閑著,既然咱們占領了一個地方,就要切切實實的占領,而不是只要一個名義,所以李紹義除了在各地設置哨卡之外,就是讓人按照北平的訓練場,在通州新修建了三個訓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