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是沒有跟吳振奎談過,李紹義肯定是不滿意的,一個獨立旅才五千人,老子恨不得一個團就五千人。
只看管這六個縣,那這五千人足夠了,再配合每個縣的保安團,但問題是這都哪一年了,眼看著全面戰爭就要開始了,就算是能解決了鬼子,咱也得抓住這個機會,讓龍國走得更遠。
歐洲戰場上,那可是動不動就是幾百萬人大火拼,咱這點人要是上去了,那估計連個泡都吹不起來。
可現在吳振奎給李紹義說過,有些事情你不能夠硬頂,上面雖然就給了你一個獨立旅,但是你回去之后馬上就報上來,再多批一個獨立營,又或者是來個騎兵連什么的,反正小規模的增加部隊,只要是關系到位,都是可以通過的,但如果要是直接把兩個團變成三個團,這可就難了。
“我看咱們的抗日英雄有些不滿意啊。”
吳長官笑著說道。
“滿意,滿意,哪有不滿意的,長官您都說了,我這還能不滿意嗎?”
李紹義剛才想事情的時候,臉上的確是沒有笑容,在吳次長的心里,李紹義現在的發展已經很快了,現在又給了一個獨立旅,把手底下的人整合一下,再加上這個獨立旅,還有各縣保安團,這也是一支不弱的力量,幾乎一躍成為華北第二大力量。
“關于二十九軍那邊,你一定要跟他們搞好關系,把你給樹立起來,那是為了抗日的,不是讓你們打內戰的,二十九軍地盤思想極為嚴重,金陵這邊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回到北方之后,一定要和他們搞好關系。”
吳次長還得多囑咐兩句,李紹義可別回去之后跟二十九軍的干上了,這可不是金陵這邊愿意看到的,日本在華北咄咄逼人,金陵這邊早就想找人跟他們頂一下,只可惜二十九軍比較軟弱,根本扶不起來,李紹義就是個很好的人選。
“請長官放心,我就是再怎么不懂事,看在長城抗戰的份上,也絕不會跟二十九軍有任何的沖突。”
看到李紹義的這個態度,吳次長還是非常滿意的。
有些人手里有權有兵之后,全然忘記了自己的初心,李紹義一個勁的在提抗日,看來當官不是目的,抗日才是最終的目的。
“二十九軍在北平的日子還比較好過,但是在津城已經不好過了,因為自治政府的原因,二十九軍分為兩部分,首尾不能相顧,現在你占領了自治政府的六個縣,應該從這上面想想辦法,如果要是能打開一條通道,讓二十九軍兩部分聯合起來,這樣他們可就記著你的情了。”
吳次長知道李紹義對于這個都不太了解,按說自己堂堂軍政部次長,沒有必要特意告訴李紹義這個,但是從李紹義進來到現在,吳次長都非常喜歡這小子,所以該說的不該說的,盡量讓他少走彎路。
“打開一條通道倒是不難,可問題是我的冀東專區跟津城也沒聯系,咱也不能愣呼呼的就派人去津城吧?”
聽完了次長大人的話之后,李紹義立刻眼珠子一轉,這就開始要下一個編制。
“你小子還真是順著根桿子就往上爬,津城那邊比北平的局勢更加的復雜,除了二十九軍之外,各國在津城都駐扎有軍隊,紫竹林幾乎就是個萬國足界,另外還有各地的一些小軍閥,你如果要是去津城的話,還是走你的老路子,從警署開始入手。”
吳次長想了一下,金陵這邊不方便出面,如果要是金陵這邊給李紹義在津城安排個番號,那等于是往平靜的湖面里扔了個石頭,雖然金陵國民政府很愿意看到這樣的情況,但也害怕各方勢力都把矛頭對準自己,那就更難以把手伸進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