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裝甲車是最近才解鎖的,考慮到我們的裝甲車沒有重型火力,所以李紹義就把這種裝甲車給兌換出來了。
李紹義也看過系統評價,作為二戰末期的一款重型裝甲車,除了價格昂貴之外,并沒有其他的短板,價格對咱們來說一點都不是問題。
雖然是輪式裝甲車,但因為是八輪四軸的結構,所以不管是爬坡還是過泥潭,動力都相當強悍。
之前在跟日本人作戰的時候,他們的重機槍我們的裝甲車能防住,但是戰防炮就未必了。
現在這款裝甲車的防御力得到了加強,只要不是擊中側面的某些位置,還是能夠扛一陣子的,五十毫米的裝甲,在歐洲戰場上或許不行,但是在東北的戰場上,比日本的坦克還強。
打擊力則是以一門五十七毫米的戰車炮為主,與火炮同軸,還有七點六二毫米的機槍。
前副駕駛旁邊還有一挺七點六二毫米的機槍。
車頂選裝十二點七毫米高平兩用機槍,李紹義兌換的是全部都帶的,后側有三到四個射擊孔,只能是指望里面的士兵用沖鋒槍射擊了。
跟以前兌換的裝甲車比起來,最大的變化可能就是五十七毫米的火炮了,其他裝甲車上最大的也就是四十毫米的火炮,威力有限,攻擊日本的暗堡的時候,都需要多發炮彈才能成功。
現在只需要一炮過去就完事兒了。
火炮裝填采用彈夾式,如同步槍壓子彈一樣,一次性可裝填五發,動作熟練的話,每分鐘的射速也能夠達到十五到二十。
對于楚敬平來說,以前給的那些裝甲車,這就足夠讓他們驚訝的了,沒想到還有更強的,在后勤那邊磨了半天嘴皮子,又聽說他們馬上要上戰場,一些后勤軍官也想要驗證一下新裝甲車的威力,所以就撥給他們十輛。
雖然面對的是新設備,但是對于有經驗的駕駛員來說,尤其是分配下來的那些教官,很快就能夠掌握新式裝甲車,路上一邊走一邊習慣就是了。
跟李紹義匯報過之后,一千三百多人這就浩浩蕩蕩的上路了。
他們的目標是寧城縣,詢問過情報部門之后,在經過寧城縣之前,要先攻擊平泉縣,這里只有之前日本組織的一支偽軍。
根據情報部門的報告,原本有一個步兵團一千來人,但是因為李紹義占領承德,這一千多人已經跑了好幾百口子了,剩下的人想要撤回寧城縣,但是日本人不允許,所以這些人就戰戰兢兢的在這呆著。
上次廣營長他們去偷襲的時候,也路過這只軍隊的營地,一個個的營門打開,也不敢出來打仗,也不敢進行防守。
廣營長回來的時候,所有的炮彈子彈都打光了,要不然就捎帶手收拾他們了。
這回從后勤弄了十輛重型裝甲車,后勤的工作人員也給他說了,你路過平泉縣的時候,把偽軍的這個團給解決了,然后讓他們往承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