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奎推門進來的時候,李思貝吃的滿嘴紅紅的,純純的吃貨。
“著什么急啊?軍政部的會議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就算他們讓我們停戰,難道我們就停戰嗎?支援我們,我們要打,不支援我們,我們也要打。”
李思貝擦了擦自己的手,趕緊的去梳洗了一下,的確是有點不好看。
“話雖然是這么說,可是在我們北方的軍隊當中,至少得有一萬多人是南方各路軍閥支援過去的,萬一這些人一紙命令,讓他們全回來,咱們剛剛整編完畢的軍隊,可會有很大的麻煩。”
吳振奎有些擔心的說道,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各路軍閥總共支援了一萬六千多名官兵,這些人都是各路軍閥當中的精銳,除少部分進入保安團之外,大部分都進入了正規軍,而且將近三分之一都當了基層軍官。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李紹義那邊擴編的太快,手里又沒有合適的人,各路軍閥支援過去的人,總比自己從農民手里征召上來的士兵強的多,所以要任命班長的話,你也得認命這樣的。
“這個你大可以放心,在北方的軍隊里當了班長,一個月七八塊大洋的軍餉,動不動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待遇,回到他們原來的地方,一個月能拿幾塊大洋?你貪一點兒,我貪一點兒,就拿一個步兵班長來說,一個月能到手四塊大洋,他就贏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國軍班長了。”
李思貝的話說的非常有道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更何況,在七十二師的日子里,他們也嘗到了勝利的喜悅,軍隊的自豪,不自然的把自己當成第七十二師的一份子。
就算他們原來的長官讓他們回來的話,一句抗戰為重,國家為重,難道原來的長官還敢下死命令嗎?
只要是他敢下,各界學者就能胡亂的猜測,比方說你是不是和日本人私通呀?北方打的正狠呢,你要把人給調回來,你之前不是真正的抗日支持李師長,你這純粹是政治投機啊。
各路軍閥也都是要臉的人,如果要是真的被各界學者這么罵,估計連大門都打不開了,民國政壇上的這些人,還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名聲的。
一旦要是名聲不好了,連你手下跟著你的這些人都會反對你。
所以他們就算是使壞,那也只能是暗中說兩句,不敢光明正大的要人。
本來吳振奎還有一些慌張,聽李思貝說完了之后,整個人倒是沒有一點兒的緊張了,看來咱還是不如這丫頭看得遠,現在讓這丫頭當主任,吳振奎服氣的很。
“那有沒有可能把咱們師長調離呢?”
吳振奎又想到了另外一個事兒。
當年十九路軍在浦江抗戰,打完了之后后來不還是被調離了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