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紹義知道這個時候不能夠挑起戰爭,但面對這些老毛子的時候,你千萬不能夠示弱,如果要是你示弱的話,接下來很多事兒就不好辦了。
這幫家伙都是欺軟怕硬的,在你這里如果碰了頭,那他們就能消停一陣子,可如果你露出一副奴才樣,這些人立馬就要在你的身上割肉。
“這是不是再斟酌一下?”
參謀長并不是貪生怕死,而是心里裝著第七十二師的全部,現在如果要是真的打起來的話,咱們會更加被動。
目前全師上下都在整編訓練,而且有一部分軍隊已經準備收回察哈爾了,到時候就直接跟外蒙古相鄰。
“就按我說的去做就行,在北平給我安排一個訪問,說的就是關于外匈奴的事情,訪問的主要議題就是何時拿回外匈奴,我不害怕得罪他們。”
李紹義跟其他的軍閥不一樣,手里有了實力,說話自然就硬氣,其他的軍閥面對外匈奴的問題,基本上全部都是回避的,但是李紹義主動要聊這個問題,報紙還沒有刊登出來,恐怕就已經是吵起熱度了。
“這是不是風險大了一點兒,人家也只是通過外交部對我們口頭抗議了一下,您現在要組織這樣的一場會談,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現在要低調求穩,等我們武裝完了之后,他們要是真敢炸刺兒,立馬碾壓他們。”
參謀長還是覺得應該從全局考慮,當然李紹義也不怪他,這個年代的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當外國人來找麻煩的時候,首先第一個想法就是先穩住自己,并不想著跟外國人爭風,這并不是某個人貪生怕死,而是幾十年的社會環境都是這樣,想讓他們改變,也得一步一步的來才行。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你得想想,咱們在整編訓練的時候,最缺的是什么?”
崔參謀長有點跟不上李紹義的思維跳動。
“基層軍官。”
雖然跟不上李紹義的思維,但對于全軍缺什么,參謀長還是張嘴就來。
“靠咱們自己訓練的話來不及吧?”
聽了李紹義的話,參謀長木訥的點了點頭,但不明白跟北方鄰居有什么關系,難道他們能給我們輸送基層軍官嗎?
“外匈奴的事情,是很多人心里的一塊病,尤其是那些少壯派軍官,天天都覺得這是個恥辱,所以我高調的宣布這件事情,你要是那些少壯派軍官,你會不會選擇來投奔我?”
李紹義說到這里,參謀長的腦袋才恍然一亮,這說的可真是大事呀,咱們現在缺軍官缺的要命,有些人的心里就是想著拿回外匈奴,當咱們豎起這桿大旗的時候,那可是天下英才來投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