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記者馬上更改了自己的口吻,這在原來的地方是不可能的,但是面對李紹義就不一樣了,李紹義的話能夠刊登在他們的報紙上,那就代表著銷量。
“還是要回到身份的問題上,他不能夠代表外匈奴,說白了只不過是一個草寇而已,如果要對他的身份有一個稱呼的話,我認為滿清政府最后的稱呼是可以的,那就是逆賊巴山,這樣一個犯下十惡不赦大罪的人,他的宣言沒有任何的合法權益,至少我不會當成一回事兒。”
在場的人都以為李紹義會對北面發表強硬言論,然后準備派兵前往,雙方很有可能會打起來,但沒想到李紹義玩的更過分,連巴山王爺的身份都不承認。
“李先生,據我所知,你曾經對外發表過言論,不管是滿清政府,還是其他民國人士所簽訂的協議,只要你沒有簽過字兒,那你都是不承認的,現在為什么要認同滿清政府對巴山的稱呼呢?”
一名外國記者皺著眉頭說道。
其他人也饒有興趣的看著李紹義,要知道你現在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你現在可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員,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牽動著數百萬老百姓。
“關于這個事情,我們要用別樣的眼光來看待,滿清政府或許做錯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事,但有百分之一的事可能是正確的,比方說關于巴山的定論,我認為就十分正確的,不能總挑人家的錯誤,人家如果要是做對了的話,我們還可以用寬大的胸懷去容納。”
李紹義的話說完之后,一部分華人記者笑起來了,但是更多的外國記者臉上沒有了笑容,按照您老人家的這個說法,對您有用的,那就可以拿出來,對您不利的直接就不承認,這分明就是雙標。
當然現在是在李紹義的地盤上,就算你知道他雙標又能如何呢,現如今這個情況下,你能把他怎么樣呢?
“李先生,既然您不承認巴山的身份,那么現在在他的召集之下,匈奴組建了大約數萬人的聯軍,你應該如何處置呢?”
一名容克記者謹慎的說道,自從李紹義和羅剎人對上之后,容克人對李紹義的態度就開始友好起來。
一直以來他們都希望在遠東找到一個盟友,將來跟羅剎打起來的時候,希望有人能夠在這里拖住羅剎,本來他們選擇的是日本人,但是他們發現了日本的一個弊端,那就是不太敢招惹羅剎。
現如今李紹義可能會是另外一個選擇,當然一切都在觀察當中,得看看李紹義到底是怎么做的,光靠嘴說是沒有用的。
“關于這個事情我正在請示金陵,匈奴的土地也是我們的土地,我們從來沒有承認過這片土地的歸屬,所以到目前為止,我認為金陵擁有對這片土地的權利,不管金陵下達任何命令,即便是讓我揮使北上,收復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權利,我七十二師所有官兵,堅決執行金陵的命令。”
李紹義說這個話的時候,不自然的把金陵一干大佬給坑了一把,本身都已經準備打了,但是還得把你們拉入局才行。
你們不入局那就是你們承認匈奴現狀,那你們就是丟失國土的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