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貝笑著說道,李紹義這才看到車隊過來之后,并沒有影響這些人排隊,他們甚至連看都沒有看車隊,只看著前方的隊伍,希望能夠往前走的快點兒。
“這么說航空公司賺大錢了?”
說起賺錢的事情,李紹義可是比任何人都高興。
“何止是賺大錢了,我記得上個月的賬本,航空公司投入運營的飛機是七十二架,每架飛機一個月之內,幾乎都能夠賺到兩三萬大洋。”
吳振奎打開自己的筆記本,對于一些重要的數字,他也是都記下來的,當初李紹義創建航空公司的時候,大家覺得是一個投資大回本小的項目,可是等到正式運營之后,這才知道航空業務有多么的強悍。
有些人只是看到了運送人員的業務,李紹義看到的是貨運的業務,這個年代有錢人都比較惜命,所以航空沒有真正發展起來,那也跟飛機不安全有關,但如果要是運送一些貨物和信件的話,這些人就不在乎了。
想想二十一世紀的快遞業有多么厲害,在這個年代開創一個航空快遞公司,而且是處于壟斷地位的,能賺多少錢還不是咱說了算嗎?一封信件從金陵到北平,走航空路線,大部分都能夠當天送達,少部分也在第二天送達,要你五十塊大洋不多吧?
有些人自然是出不起的,但是對于一些高官顯貴來說,要的就是這個時間,只要你當天能送達,五十塊大洋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便宜了。
發電報也可以完成,但電報是論字兒來收費的,一封信多少字呀?真正收起錢來的話,五十塊大洋說不了幾句話,而且這里的五十塊大洋是一個文件夾,除了一封信之外,其他的東西也可以裝到里面。
吳振奎說的兩三萬大洋,那可是純利潤,李紹義這邊飛機不花錢,油料不花錢,除了飛行員的工資之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沒成本,如果要說李紹義的利潤的話,這可能要在七八萬以上。
“我想起來了,剛才董月燕在機場著急著要見你,應該就是關于航空公司的事情,這航空公司我們占了大頭,她那邊站的可是小頭,會不會要增資擴股呢?”
李思貝忽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這么一大筆的利潤,每個月一百五十萬到兩百萬大洋的純利潤,這還僅僅是剛開始的階段,將來很有可能會翻倍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會有別的想法。
目前的股份安排,董月燕那邊占據了三成,李紹義這邊占據了六成,還有一成是分給各地的一些有權利人員的。
“股份是不可能改變的,如果他想改變的話,那我就關掉航空公司。”
到了大樓里之后,李紹義毫不猶豫的說道。
這些人沒有看到利潤之前,開個航空公司得求著他們,當他們看到了利潤之后,李紹義要關掉航空公司,無異于割破了他們的大動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