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這兩天的風向不是一天一變,而是幾個小時一變。
就拿跟羅剎談判的事情來說,沒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想等著看一場好戲,那就是李紹義如何敲打羅剎人的。
畢竟在跟日本人談判的時候,每次都能夠賺回不少的好東西,而且還能夠聯合西方各國,讓日本人吃個啞巴虧,大家看得可過癮了。
可沒想到正在大家準備好的時候,李紹義竟然是宣布談判破裂了,把自己逼到了懸崖邊上。
大家那個時候就有點看不懂了,羅剎和日本的聯合已經是不必的人了,兩國高官在談起某些事情的時候,那也是同一個口徑,你現在要對抗兩國軍隊,實在是太困難了。
就在大家覺得李紹義瘋了的時候,軍政部的一個消息突然傳出來了。
原本被軍政部卡住的報告,現在批下來了,李紹義手下的所有步兵旅,每個增加兩個步兵團和一個獨立營的番號,也就讓李紹義手下的步兵旅達到了三萬四千人左右。
算上裝甲團,炮兵團,迫擊炮兵團,運輸團,偵察營,舟橋連,通訊連,警衛連,后勤保障連等一系列各種番號,這一個步兵旅的人數就不知道多少了,畢竟這些番號在金陵這邊沒有登記,每個步兵旅都是一個龐然大物,放到別的軍隊里,就算是給一個軍都沒問題。
當然人數是上去了,很多人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剛剛從新兵訓練營出來,并沒有經歷過實戰訓練,而且北方匈奴草原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一旦要是分散開的話,很多人有著駐守原地的任務,真正的機動兵力其實不多。
這些地方打下來之后,你就必須得派駐軍隊才行,如果要是不派軍隊在這里駐扎的話,沒兩天的功夫,恐怕這里又亂起來了。
所以眼看著李紹義的軍隊是不少,但能夠用于機動作戰的就沒有那么多了,這次各國公使把自己的力量都拿出來了,為的就是繼續加強李紹義的作戰能力,絕不能夠就此敗退下來。
從羅剎建立到現在,在他們的土地上站穩腳跟,西方各國就一直想找事兒,可問題是沒有一個突破口,李紹義算是打開了這個突破口,而且理由又非常的說得過去,人家這是收復國土,在這方面羅剎人是個侵略者,這是一場正義的戰爭,作為民主國家的頭面,這幾個國家如何能不支持呢?
更何況按照他們的想法,羅剎剛剛建立的時候,他們曾經支持過羅剎國內的白匪軍,那個時候羅剎知道這個事兒,但因為剛剛建國實力不強,所以也就沒多說什么,但這畢竟是一根刺兒卡在喉嚨里。
將來羅剎如果要是強大了的話,也不一定就不找算這個事兒,所以我們還是先下手為強,讓李紹義在遠東繼續給羅剎找麻煩。
至于容克人,他們比其他幾個國家更帶勁,這跟他們的國家戰略有關系,在容克人的眼中,羅剎或許是他們最強勁的敵人,誰能夠在東方找羅剎的麻煩,那就是他們最鐵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