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義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陳總司令在這里等著自己。
這個年代的華人華僑可跟二十一世紀不一樣,對國家的情感那是發自內心的,就拿國民政府的財政收入來說,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華人華僑的捐款。
前一段時間第七十二師的捐贈處,也收到了南洋華僑的捐款,數量還一直不少,占據到總捐款的百分之二十五還是多。
對于他們的處境,李紹義根本就不需要去了解,他們在當地屬于三等公民,一等公民自然就是各殖民地國家,二等公民也是當地的土著人,三等公民才到這些華人華僑,雖然靠著他們的勤勞和智慧,都在當地賺了不少錢了,但是社會地位卻低的可怕。
“這件事情我記在心上了,而且也是義不容辭的事情,我們第七十二師前一段時間收到了華人華僑的大量捐款,于情于理也該保住我們的衣食父母。”
李紹義的話把大家都給逗樂了,南洋華僑對國內的貢獻不少,可是在他們受到欺負的時候,我們反而是無法對他們給予實質性的幫助,大部分都是外交部門的抗議,西方各國置之不理的居多。
“記住有這件事情就行,現在最主要的就是把艦隊給訓練起來,我回去之后,把所有找來的人員過一遍,明天下午他們就上飛機。”
陳長官把所有海軍的希望都放在李紹義的身上,中央海軍他已經不去想了,本就是一個臃腫的機構,除了作戰部隊之外,其他各部門充滿了勾心斗角,遠不如李紹義這邊讓人舒坦。
“請陳長官放心,卑職立下軍令狀,兩個月之內,艦隊必定抵達浦江。”
李紹義站直了自己的身體,并且敬了個軍禮,以李紹義現在的地位,在黨國內部并不比陳長官低多少,但李紹義的這個敬禮大部分是出于自己的尊重。
陳長官和海軍高官也都還了個禮,抓緊時間上飛機了,這飛機上還有別的人,總不能讓人家一直等著。
四架戰斗機護航,兩架運輸機拉著四十多個人,朝著金陵飛去。
范希亮對于這個已經沒有多少的驚訝了,反倒是海軍部的一幫高官,從來沒有體會過戰機護航,此刻當真是新鮮的很,算是沾了李紹義的光了。
當然也就李紹義這種財神爺能夠玩得起,六架飛機往返一次金陵,光是燒的油就不是個小數了,但是按照李紹義的話來說,燒油的事情是小,來回能夠鍛煉七八個飛行員,算起來也是賺了。
更何況島城那么多的日資產業,還怕沒錢嗎?
回到司令部的時候,劉五福已經在這里等著了,小半個月的時間,這家伙啥事兒也沒干,對在島城的所有日本人挨個進行檢查,只要是以前犯過事兒的,所有家產一律充公,至于公使館的抗議,咱就當他是在放屁。
你前腳過來抗議,我后腳帶人去抄家,我站在原地等你念完了才抄家,這就是對你們公使館的尊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