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雖然能夠讓二十九軍害怕,但是您想過沒有,咱們讓二十九軍接管我們的地盤,也是為了咱們在各地能夠保住一些勢力,可這次二十九軍真要是忍了的話,將來的主要斗爭對象就是我們了,他們可不傻。”
李思貝有些猶豫的說道,二十九軍本身就是華北的王者,因為李紹義的七十二軍崛起,所以才導致他們退守二線。
李紹義被金陵陰了一把,撤退的時候把地盤交給他們,這是一個很好的修復手段。
可現在用武力威脅,那么二十九軍心里也會明白過來,中央軍在華北對他們的威脅,跟以前比起來差不多,但七十二軍的威脅可大得多,即便七十二軍的所有正規軍都撤出去,各地警署的戰斗力也不差。
最要命的就是他們的空中威脅……
“有些事情總不能前怕狼后怕虎的,你只要想干某些事兒,那你就必須得丟棄某些利益才行,中央軍陰了我一把,所以我沒有讓中央軍達到他們的目標要求,二十九軍掌握的華北,我們的機會的確更多,但如果要是他不從,那你就得給他上點規矩……”
李紹義現在的說話,越來越有軍方大佬的氣勢,李思貝甚至在李紹義的身上,都感覺到自己爺爺那種氣勢了,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貌似自己的爺爺說話的時候,也沒有李紹義這種氣吞千里的感覺,當然這跟直接實力有關系,雖然自己的爺爺進入軍隊的時間比較長,但如果論真正的實力的話,連李紹義的車尾燈都看不見。
當天晚上的時候,華北各地一陣劍拔弩張,原本和中央軍對峙的第七十二軍,突然間調轉槍頭,跟中央軍站在了一個戰壕里。
二十九軍的各部隊被這種轉變嚇了一跳,他們也是納悶了,李紹義的七十二軍,不是剛剛被中央軍坑了一次嗎?怎么現在又站到一塊去了呢?
這些當小兵的,都不明白上層的一些想法,李紹義雖然很討厭此刻的自己,但也不得不承認一句話說的是對的,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不管是二十九軍還是中央軍,李紹義現在都看出來了,哪怕站在一個抗日的大原則之下,這些人也不能算是自己的盟友,只能說是自己的暫時盟友。
經過這件事情之后,李紹義也算是吃一塹長一智,絕不會給其他人再因自己的機會,所以不管是二十九軍還是中央軍,都不能夠影響自己在華北的布局。
沒人知道這中間發生了什么,只是華北各地的老百姓天天都在歡呼,當看到七十二軍的飛機和坦克的時候,他們就感覺自己生活的家園是安全的,日本人已經很少出現在他們的視線當中。
如果要讓老百姓選擇的話,什么二十九軍?什么中央軍,都不能夠保證我們的安全,整個華北就得交給七十二軍才行,只有他們才能打仗,才能夠保證我們的安全。
可惜在任何朝代,老百姓的意志都是不被尊重的,七十二軍除了保留警署力量之外,只能夠保留三個一千五百人編制的保安團,除此之外所有的人員都撤出華北。
中央軍進駐三個縣城,并獲得了任命十六個縣城政府官員的資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