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紹義的艦隊通過寶島海峽的時候,數十架飛機在海面上組成各種陣型,李紹義進行了一次簡短的閱兵式,閩南省的護航戰機圓滿的完成了他們的任務,最后三十架飛機組成三個人字形的戰隊,飛躍艦隊的上空。
這一幕也讓戰地記者多角度拍下來,空中還有另外兩個專門負責拍照的飛機,這些照片將會集中到浦江辦事處的手里,經過各種渲染之后,出現在報紙上。
對于打新聞戰這樣的事兒,李紹義如果要是認第二的話,那恐怕就沒有第一了,這種照片出現在報紙上,對我們整個國家的鼓舞,那可絕對是無可替代的。
同時也能夠給西方各國是以威懾,你們天天吹噓你們的艦隊多么的強大,你們的海軍多么的厲害,但是在東南亞和東亞這塊地方,你們還真就是個小矮子。
或許你們可以從歐洲調動艦隊過來,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你們的艦隊真要過來的話,難道本土的利益都不需要了嗎?遠東地區的利益已經超過你們的本土了嗎?如果要真是這樣的話,那你們的本土艦隊還真有可能過來,但連個傻子都知道,各國對于本土的利益看得最為重。
香江
在這個年代的香江,風頭還要被浦江蓋過一頭,但是在南部海域,這里的商業氣氛還是非常不錯的,當然外國商人欺壓華人的事兒,還是會出現,利潤的百分之八十,都被這些外國商人拿走,不過好歹比大陸其他的地方要好混一點。
我們的人辛苦勞動一陣子,到最后也只能是剩下百分之二十的利潤,當然這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比起當年金陵條約簽訂的時候,已經是改善了很多了。
西方各國商人在南部談生意,最終也是喜歡落腳香江,總感覺這里是溫莎帝國的地盤,在安全性上要好一點,跟內地的商人見面的時候,也喜歡讓內地的華人商人多跑一段路,到香江來洽談其他的生意。
為了能夠賺到微薄的利潤,內地商人也只能是聽著,所以這也造就了此時香江的繁華,跟周邊其他城市比起來,儼然如兩個世界一樣。
溫莎帝國駐香江總督府
這里是溫莎帝國,在整個香江的最高權力機構,溫莎帝國有了什么決議的話,都要通過這里散布到整個香江。
所以能來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有權有勢的,或者說在香江的一些頭面人物,很少會有華人來這里,華人即便是有些事情要商議,那要通過一兩個外國人,通過那些外國人的嘴,再讓總督知道自己要商量的事兒。
可此刻在總督的辦公室里,卻坐著一個身穿高靴,一身軍裝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