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意見呢?”
這場仇恨,說白了還是當地華人華僑和土著人的仇恨,李紹義不準備在這件事情上過多的干預,看他們是如何決斷的,咱全力支持就是了。
每次開會的時候,李紹義都會充分給華人華僑一定的尊重,這讓陳會長和其他的人也非常的欣慰,就害怕從國內來的軍閥亂搗鼓,不但沒辦法給他們報仇,還有可能會把當地的經濟環境給搞亂了,李紹義尊重他們的行為,換來了雙方在當地的共同發展。
“關于剩下那些人,我們會跟周邊的人好好的進行商量,盡量再弄出一個更細的名單來,一部分人可以讓他們交錢,但是對于一些最大惡極的,我希望軍方還可以支持我們,對他們進行最后的追擊。”
陳會長沒有用過于強烈的詞語,因為李紹義能夠做到這一步,對他們這些華人華僑來說,那無異于再生之恩,而且現在國內還出現了那么多事兒,所以他們也不能夠太過分了。
“這個你們盡快商量吧,商量完了之后就跟郭東川進行商量,如果要是咱們的最后通牒下達之后,有些部落不同意,那我們還可以進行一次這樣的行動,得讓他們時刻保持恐懼,我們的要求才能夠有回應。”
對于山里的那些土著人,李紹義是一點好感都沒有,說這些人是猴子,那真是一點都沒有冤枉他們。
“還有一件事情,我們在海外的華人華僑,每個月都會給國內捐獻一筆款子,數目有多有少,但不會低于五百萬大洋,從現在這個時候開始,我們認為這筆款子應該捐獻給七十二軍。”
陳會長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李紹義也知道這個事兒,海外華人華僑對國內的捐款,一向都是極為重要的,尤其是抗戰全面爆發之后,國民政府的稅負來源縮減,這筆款子就更加重要。
“別別別,你們這筆款子,原來怎么進行捐獻的?現在就怎么進行捐獻,可別給我拉仇恨,我也不是說不缺錢,主要是你把錢都給了我,原本那些接收金錢的單位,恐怕現在就要找我的茬了,在金陵國民政府里面,能幫我的人就那么一小撮兒,但是看我不順眼的人,有一個算一個,從金陵排到浦江。”
李紹義苦笑著搖了搖頭,錢誰都喜歡,但是當有了假幣印制小組之后,李紹義只需要分批輸出一些日元,平常大部分的物資還是從系統當中兌換的,說起來自己也花不了多少錢。
五百萬大洋雖然不少,但如果要是全部接收了的話,那會讓自己在金陵國民政府內部陷入討伐,算起來有些得不償失。
其實這一次國內媒體針對李紹義的行為,也是因為害怕李紹義截留了東南亞華僑對國民政府的所有捐款,所以政府才默許了這一次對李紹義的一次誹謗。
懂得舍財!將來必成大器!
陳會長對李紹義越來越滿意,想著自己的長孫女兒跟李紹義年紀相差不大,是不是有那個福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