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低聲道:“面對一個可能的外星生命,無論如何小心都不為過。”
楊俊是地外生命研究專家,他所帶領的團隊曾提出過數千種外星生命可能的生存形態,并在此基礎上對外星生命能否進化出文明、不同環境、不同生理結構下的外星文明會發展出怎樣的社會結構,擁有怎樣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等進行了大量的預判研究。
雖然直到現在,人類文明仍舊沒有確認任何一例外星生命,但對于當今時代的人類文明來說,展開對外星生命,甚至外星文明的研究并不是游戲,而是一門嚴肅、專業的學科。
楊俊便是這個領域內的領軍人物。在懷疑該不明光柱有可能是外星生命的前提下,楊俊的參與不可或缺。
裴浩同樣具有外星生命研究的經歷,且擁有一定的宇宙學背景。但他最主要的身份是一名談判專家。一旦必須與外星生命交流,裴浩將負責具體的交談事宜。
洪明軒與常磊兩人負責具體的科研工作,季哲軒負責破譯外星生命信號,主席顧問團成員潘岳云則代表著主席的意志。一旦發生意外,導致此處與地球斷開聯系,卻又不得不繼續與外星生命交流相關事宜的時候,潘岳云將會代替主席做出決策。
受到幾人反駁,李谷縮了縮脖子,老實了下來。
一行人走過三十多米的距離,來到了一號營地之前。
一號營地如同一個巨大的帳篷,占地約有幾百平米的樣子,內部則分割出了十幾個不同功能的艙室。眾人首先進入到了中轉大廳。在這個時候,宇航服其實已經可以脫下了,因為這里有完備的維生設施。但陳洛再一次阻止了眾人,而是吩咐李谷、孫怡,還有其余幾名來自軍方的機械、安保成員,再度將整個一號營地仔仔細細的完全檢查了一遍,直到確認萬無一失,才首先將宇航服脫了下來。
陳洛知道,自己是有些小心過頭了。但是這件事情關系到李舒云能否接受最新技術的治療,實在由不得他不小心。
短暫的休息與適應之后,工作隨之開始。在洪明軒、常磊兩人,以及其余幾名專家的指揮之下,后勤與安保人員們開始安裝調試設備,陳洛、李谷、孫怡三人則緊緊的盯著現場,嚴密的戒備著。
陳洛必須要確保自己可以在意外出現的第一時間就將其發現,然后進行處置。為了這個目的,陳洛也只有暫時袖手旁觀,不去參與人們的勞動了。
在一號營地的建設過程之中,人們放置在了這里大量笨重、專業的設備。此刻,這些設備被一一從營地之中取出,安裝在了預定的地點。一切調試完畢,洪明軒幾人立刻開始了忙碌。
陳洛并沒有太多的科學素養,甚至于連那些設備之上的數據意味著什么都看不懂。但他也并不關心那些東西。
他就這樣漠然的看著人們忙碌,看著人們操作著那些不知道是什么用處的設備,不斷的討論、爭辯,幾個小時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專家們回到營地之中吃了點東西,又短暫的休息了一會,再度開始了工作。
時間悄然流逝著,轉眼間便是三天過去。雖然不太清楚此刻的研究進度,但從人們的神色之上,陳洛仍舊察覺到專家們的研究似乎有些不順利。
在第三天時候,在專家們的又一次討論、爭辯,以及和地球方面再度進行了一次時長高達三個小時的分析會之后,洪明軒來到了陳洛面前,滿是嚴肅的說道:“陳洛,我們決定進入光柱內部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