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在這里建造完成之后,將會有大概十名最具有服從性的軍人駐扎在這里。一旦接到直接執行者的引爆命令,他們便會將遠在大概兩百公里之外,灰石自然公園的三十六枚大當量氫彈引爆。
原本這個過程可以通過自動化程序來完成,但是灰石自然公園這里地質條件特殊,必須時刻予以監視,并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制定特定的引爆計劃,那些氫彈才能發揮出原定的效果。而這個過程無法通過自動化程序來完成。所以,在這里建造一個指揮所,并由軍人直接進駐便成為了必須。
人類政府所選定的幾十個地質薄弱點都是這樣的情況。所以,在這威懾計劃之中,有多少個爆破點,便有多少個指揮所。
一旦進入這里,這些軍人便只會服從直接執行者的命令。除此之外,便連首長的命令他們也不會服從。
這,便是確保威懾計劃順利執行,確保可以令“醫生”相信己方必然會做出這些舉動的保證之一。
離開七號指揮所,一名隨行專家有些疑惑的問道:“可是,我們該如何確保那些進駐這里的軍人們真的會服從直接執行者的命令呢?萬一他們接到了引爆命令,卻不愿意將氫彈引爆怎么辦?萬一首長真的下達禁止引爆命令怎么辦?”
何正奇淡淡笑了笑:“他們會按照原定計劃執行任務的。”
時間繼續悄然流逝。大概半個月之后,位于某個海島之上的十一號引爆點指揮所終于建造完工,并迎來了它的首批進駐者。
總計有十名軍人來到了這里。
鄭彥便是這總計十名軍人的隊長。在被選擇執行這次任務之前,總計有相似的幾十個小隊同時接受了訓練,并進行了一系列的諸如心理壓力測試、服從性測試等,最終鄭彥所率領的這支小隊脫穎而出,真正成為了“傾聽者”。
沒錯,在人類軍隊內部的代號之中,他們的名字便是傾聽者。他們會一直傾聽著那來自月球的信號,一直等待著信號的到來。
正因如此,他們才有了這個名字。而一旦“聽”到了那個特定的信號,他們便要立刻根據實時地質條件制定引爆計劃,并將氫彈引爆。
在熟悉了所處環境之后,以鄭彥為首的十名軍人立刻便進入了工作狀態。人們來到了各個不同的儀器之前,立刻開始了對地質條件的觀測。
那個信號隨時可能到來,對地質條件的觀測便也必須隨時進行。
地下指揮所之中的生活枯燥而乏味。但能在這里工作的所有人都經過了嚴格的訓練,擁有遠超常人的素質。那些枯燥與乏味并未給人們的心理帶來任何影響。
時間仍舊在悄悄的溜走,轉眼間便是三天時間過去。
這一天仍舊是與以往一樣,在完成換班之后,鄭彥與戰友們來到了工作崗位,開始了對地質條件的監測。
但這工作剛剛開始還沒有一個小時,刺耳的警報聲便響了起來。與此同時,所有人面前的電腦屏幕上都跳出了一個滿是殺意的紅色消息。
“接到信號!立刻引爆氫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