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子里拔高個兒罷了。
至少,從主觀上,他們確實在為人類文明的未來殫精竭慮。
在心中暗暗嘆了口氣之后,陳洛道:“現在,也只能這樣做了。”
確定后續發展之后,用于培訓陳洛的教官團隊即刻成立——這并沒有耗費太多力氣,因為所有人員都是現成的,只要將之前為年輕人們提供訓練的教官們再召集起來即可。
教官團總計由三十多名教官組成,每一名教官負責一方面的教學內容,涵蓋了推進、導航、弱電、通信、材料、力學、急救、營養、心理維護等總計三十多個大的分類,兩百九十七個細分科目。
這些知識全都是駕駛星火號飛船之中必不可少的。原本這些知識應該分由一百多名宇航員掌握,但現在,這所有任務都匯聚到了陳洛身上。
人們知道陳洛一人不可能掌握這么多知識,事實上,教官團隊也沒有試圖將這么多知識都塞到陳洛腦袋里。他們只是在講解一些大概,然后將更加詳細的知識存儲在數據庫里。這樣一來,陳洛在遇到需要某些知識的事情之時,就可以自己查找了。
不知道具體知識不可怕,怕的是連如何查找,該查找哪方面知識都不知道。
除了陳洛之外,對于參加星火計劃的老年人的初步選拔工作也已經開始。選拔指標除了身體健康因素之外,還涵蓋其余許多方面,譬如心理素質,思想,專業技能等等。
當然,現在是否要老年人們也參與星火計劃還沒有最終決定,但寧愿選拔了用不到,也不能到了要用的時候,卻還沒有選拔出來。
所有通過了初步選拔的老年人也會接受和陳洛類似的培訓,并在培訓之中慢慢篩選,最終選出可以勝任此次任務的人員來。
除了對人員的培訓之外,星火計劃下屬的其余團隊也開始了緊張的運轉。其中,飛船維護團隊開始全面調查星火號飛船的損壞情況,并制定初步的維修計劃;外交團隊則在和年輕人們密切的接觸,商討著后續的合作事宜;物資儲備團隊則開始全面修改以往的物資儲備計劃,尋找更適應當前情況的物資儲備方案。
這同樣是一件很復雜的工作。某一類故障的出現幾率是多大,為了應對此故障,應該儲備多少個相應備件,不同的備件之間應該如何取舍,如何在有限的儲備空間和質量標準內,盡可能最大化的提升故障應對幾率,等等等等。
在這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則是在到達目的地,也即巴納德星系那顆新近被人類命名為“希望之星”的行星之后,搭建生存基地的所需物資儲備。
這件事情所牽扯到的物資和設備、機械就更多了。因為人們不僅需要考慮基地搭建的事情,還要考慮未來基地擴展的可能。這就讓事情的復雜程度上升了許多倍。
但無論如何,整個星火計劃總歸是在半年多之前的停擺之后,又再度轟轟烈烈的開始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