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火號飛船出發之前,人們設想過許多種可能遭遇到的危險——畢竟,這是人類文明歷史上第一次恒星際航行,且如此倉促便上馬執行,不出現危險才是怪事。
無論在建造之時,工程師們將種種情況考慮的再全面,也總會有疏漏的地方。模擬,終歸比不上現實情況。
現在,這一次人們未曾考慮到過的危機便悄然出現在了人們面前。且出現的如此快速,根本未給宇航員們留下多少反應時間。
蔣良生遲疑著,將那個縈繞在所有人心頭的疑問問了出來:“我們,我們該怎么辦?”
陳洛抬起頭來,低聲道:“星際塵埃云的密度一般都不均勻,我們能否找到一條密度最低的通道,從它里面穿過去?”
很顯然,星際塵埃云的密度越低,對星火號飛船的影響便越小。
黃奕康下意識的搖了搖頭:“沒可能的。我們沒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探測完整個分子云的構成,獲取到那些細節的信息。”
李谷說道:“以我們現有的觀測手段,我們只有在穿過這團分子云之后,才能得到它的更詳細信息。”
“這沒意義啊。我們都穿過去了,還要它的詳細信息干嘛啊?”
很顯然,只有在與它接觸之前,便掌握它的詳細構造,密度分布等信息才有可能提前規劃出最優路線。
這似乎又是一個死結。想要掌握它的詳細信息,就必須穿過它,并在穿過它的過程之中展開觀測。而想要將星火計劃執行下去,就必須在穿過它之前就掌握到那些信息。
李谷撓了撓花白的頭發,道:“看,現在我們的問題變成了如何在接觸它之前就掌握到那些信息。我們還是有點進展的,是吧?”
鄭偉低聲咳嗽了一聲:“老李,你正經點,現在不是開玩笑的時候。”
陳洛腦海中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不,李谷不是在開玩笑。”
所有人的目光一同投射到了陳洛身上。
“我們確實要在接觸它之前就掌握到那些信息。掌握那些信息的手段,不只穿過它一個。”
駕駛艙之中,所有人一同安靜了下來,等待著陳洛的方案。
“我們現在之所以無法掌握那些信息,是因為觀測能力不足。只要提升觀測能力,就有可能做到這一點。我們飛船之中總計有三艘小型登陸飛船,我們完全可以駕駛那些小型登陸飛船離開星火號飛船,各自占據一個位置,這樣,我們就有了四個觀測點。這四個觀測點可以組成一個觀測陣列,我們的觀測能力就可以提升十倍不止。這樣,我們找到最優路徑的可能就大了許多。”
那三艘小型登陸飛船都是空天兩用型飛船,原本是準備用于陳洛到達目的地之后,往返希望之星與星火號飛船用的。它們不僅可以在星球表面航行,也可以在太空中航行。
在陳洛講出自己的方案之后,李谷眼前瞬間便是一亮。但那亮光在下一刻又黯淡了下去。
“陳洛,那三艘小飛船都是低速飛船,它們,它們并不是設計來在星際空間用的。”
恒星際空間、高航速狀態,與恒星系內空間、低航速狀態的環境并不相同。那些小飛船要在這種情況下離開星火號飛船這艘母艦,獨自遠離,將會面臨許多不確定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