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康走上前來,拍了拍陳洛的肩膀:“走,吃點東西去吧。唔,也該把老鄭放到養護機里了,老是坐著躺著,生了褥瘡可不好……”
陳洛與黃奕康兩人推著鄭偉離開,吳大河與周斌兩人仍舊留在駕駛艙里,繼續注意著那些航行數據。
時間仍舊在慢慢溜走,那個編號為85號的故障也最終被陳洛排除——修復故障的過程證明,這里仍舊是一個工程上的設計失誤。它并不難被解決,只需要調整一下這一區域零部件的受力強度就可以了。
自李谷自殺以后,某一天,鄭偉也在夜晚平靜的停止了呼吸。
相比于李谷,鄭偉的死并沒有讓人們太過傷心。因為人們早已接受了這個結局——他失去意識,終日只能癱坐在輪椅上已經兩年多時間了,死亡對于他來說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局而已。
于是,星火號飛船之中便只剩下了周斌,黃奕康,陳洛三個人。
飛船之中前所未有的冷清了下來,往日那種眾人聚在一起閑聊的情景再也不能重現了。
陳洛仍舊一如既往的繼續著自己的生活軌跡,休息,工作,休息,工作,日復一日。甚至,為了能讓身體更為健康一些,盡可能的延長生命,他連飛船內為數不多的,仍舊可以進行的享受——各種美食也戒掉了,終日只依靠那些看起來就很健康,也很乏味的蔬菜葉子,煮雞蛋,牛奶,以及特定的幾種肉類生存。
吃飯對于陳洛來說,僅僅是一種維持生存,保持健康的必要手段而已。
他必須要這么做,必須要盡可能的保持自己的健康。因為他很清楚,就算一切順利,自己到達目的地的時候,自己也已經七十六歲了。如果自己不采取一切手段保持健康的話,七十六歲的時候,自己很可能就連一些簡單的任務都執行不了了。
在這段時間之中,陳洛與周斌還有黃奕康兩人也曾經嘗試過取出精子與卵子,然后試圖讓它們結合,看能否誕生出新的生命來,但很可惜,他們失敗了。
似乎直到此刻,這艘飛船,或者這艘飛船所處的區域仍舊受到無法生育的限制。
幾人曾經為此展開過討論,但最終并沒有討論出什么結果來。
無論生命能否在這距離太陽系兩光年的地方誕生,都無法證明陳洛當初的推測究竟是對是錯,也無法讓陳洛知道,自己到達希望之星后,新的人類是否真的能如預想之中一樣繁衍出來。
整個星火計劃建立的基礎本來就不牢固,這本來就是一次賭博而已。
時間便在這平靜與冷清之中繼續慢慢流逝著。漸漸的,周斌也在一次心臟病突發之中去世,享年九十六歲。漸漸的,在黃奕康九十二歲那一年,他也因為一次中風而重復了鄭偉曾經的命運,他也坐在了輪椅上,再也無法站起來。
他此刻思維還大概清楚,但說話已經不流暢了。到了后來,他連說話都說不出來了,整個身體只有右手的三根手指還能動彈。
于是,陳洛在進行飛船常規維護的任務之外,還多了一個照顧黃奕康的任務。幸好,飛船之中有很完善的老年人養護設備,倒是不用陳洛太費力氣。
只是,整艘星火號飛船之中,再也沒有人能與陳洛說話了。
此刻,星火號飛船距離地球三十萬億公里,大概3.15光年。
整個航程已經過半。
便在這一天的早晨,一道無線電信號忽然來到了星火號飛船這里,被飛船的那臺通訊天線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