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切都準備完成,且窗口期也如期到來之后,陳洛開始了這最關鍵的一步行動。
陳洛調整了星火號飛船發動機的噴射角度,于是飛船的軌道便開始慢慢降低,速度也開始減緩。當飛船與希望之星高層大氣接觸的時候,它的速度降低到了七倍音速之下。
它自身的速度已經無法讓它圍繞著行星運轉,而沒有足夠速度的后果,便是受到行星引力吸引,墜落到星球表面去。但現在,那一萬臺微型發動機,以及飛船核心的主發動機全部啟動,為它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托舉著它只是以一個較為緩慢的速度向下墜落。
陳洛知道,這是整個下降過程之中最危險的一個階段。稍有不慎,飛船姿態就可能被破壞。而一旦失去平衡,船毀人亡便是唯一可能的結局。
除此之外,與希望之星大氣層的劇烈摩擦也是危險因素之一。如果飛船裝甲無法承受那極高的溫度與壓力,飛船同樣會受到損壞。
他小心翼翼的操作著,時刻關注著飛船上的每一個數據,絲毫不敢松懈大意。
在距離地表還剩下一百公里距離的時候,陳洛打開了飛船上的減速降落傘。
那是一個張開之后足有一萬平米的超巨型降落傘。它的傘面通過數百根繩子連接到一根主繩上,而主繩又分散開來,連接到飛船船身各處,均勻的為飛船施加著拉力。
這個降落傘的所有組成部分全部采取先進的納米材料支撐。它們不僅堅韌,還很輕。
打開降落傘的過程是陳洛面對的第二個考驗。因為在宏觀尺度上,飛船船身結構其實是很脆弱的。降落傘所施加的拉力稍微有一點不均衡,便會嚴重破壞飛船結構,而這同樣會導致任務失敗。
幸運的是,在陳洛的保養和檢查之下,這一階段并沒有出什么岔子。在降落傘打開之后,陳洛只是感覺飛船船身猛然減速了一下,別的就沒有什么了。
現在,飛船的降落速度降低到了音速之下,而此刻距離降落點還剩下大約五十多公里。
陳洛知道,自己即將迎來第三個考驗。
第三個考驗很簡單,那便是如何準確的降落到預定位置。如果不能降落到準確位置,降落到了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的話,飛船自身的重量便會將飛船壓垮。并且,自己將沒有任何可能再次將它移動到正確的位置上去。
降落下來可以,想要再飛起來就沒有可能了。而一個質量有數百萬噸的龐然大物,就算有一萬個自己,也不可能移動它分毫。
在這個時候,提前安裝好的輔助設施開始發揮作用。它們開始發出信號,為陳洛提供精確到零點一毫米的導航,讓陳洛可以確定位置,精準的控制著它的降落方位。
便在上有巨型降落傘減緩速度,下有一萬多個發動機提供推力,安裝在邊緣的姿態調整發動機控制方向,輔助設備提供導航的情況之下,這艘來自太陽系,來自人類文明的巨型飛船緩緩下降,并最終準確降落到了那些樁基之上。
在這一刻,星火號飛船猛烈的震動了一下,船體各處俱都發出了金屬材料似乎不堪重負的咯吱聲,然后,一切歸于安靜。
陳洛呆呆的坐在駕駛位上,良久,才有些僵硬的移動手臂,看了看飛船此刻的狀態信息,確認一切順利,才猛地出了一大口氣。
他知道,自己真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