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加入食鹽“少許”,醬油“少許”。
少許到底是多少啊?
沒做過飯的人哪里知道少許是多少?
只有會做飯的才知道該加多少鹽,加多少油!
兩種人,會做飯的,不會做飯的。
哪一種,才是菜譜的主要需求者?
好多年,陳言都沒明白,那些編寫菜譜的人,他們腦回路是怎么長的。
·
那么!
到底是這個扳指的材質太好?自己輸入的元氣還沒有達到它的上限?
還是……自己的實力太弱?畢竟是入門才沒幾天的萌新。難道是自己這么賣力的輸入元氣,還沒有達到蘊養法里說的“少許”?
也就說,要么是材料太好了,要么是自己太廢了。
陳言心中一動,生出另外一個念頭來:這東西是老太太留在保險庫里的,既然是老太太的東西……難道是個法器?
有了這個念頭,陳言頓時精神一振。
秘籍冊子里《鑒器篇》中,有一套記載下來的鑒定和識別法器的辦法。
陳言之前手里沒有法器,這個奇術對他沒啥用處就沒怎么太在意,此刻連忙從懷里掏出冊子來——他很重視冊子的重要性,自己親手縫了一個布質的小書袋,用繩子穿上掛在脖子上,每天都是貼身帶著的,這些天除了洗澡之外,都是貼身帶著。
就連睡覺,都是把書袋壓在枕頭下面的。
翻出秘籍冊子,又把那個鑒定術看了兩遍,嘗試著按照口訣催動元氣,注入扳指之中。
按照書中記載,這種奇術是利用共振,若是器物本身就是法器,就會被激發法器自帶的元氣做出反應。
可一套法術施展下來,手里的扳指毫無反應,看的陳言眼睛都酸了,也沒看出半分異常。
陳言心中不甘心,心中想著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某些被法器主人設下了禁制的法器,外人是無法激活的,只有法器主人的獨家秘法才可以激活。
帶著這一絲的遐想,陳言反而不敢繼續對這個翡翠扳指使用蘊養術了。
萬一貿然輸入太多元氣,破壞了法器原本內部的符陣,可就壞了。
陳言思索了會兒,實在心癢,卻想出了一個法子來鑒別。
看這個東西真是不是個寶貝,只需要從它的元氣容量去辨別。
去找一塊普通的玉石來,輸入元氣,若是容量和它差不多,那就不必幻想。
如果普通玉石的元氣容量比它小很多,那它就真可能是個寶貝!
陳言是一個行動派,帶著這個念頭,當即就換上外衣,把扳指直接塞進口袋里,出門!
·
【求票!
解釋個事兒,有讀者問為啥不能打賞不能投月票……
也看到有黑子幸災樂禍說這本完蛋了,至今沒人打賞沒人投月票。
其實真相是,因為這本的狀態是:還沒簽約。
所以之前一直不能打賞,不能投月票。
是我自己耽誤簽約流程了。
從上本書過來的老讀者知道,前些日子家父在外地旅游意外重傷,在當地做了個換人造關節的大手術(四級手術),我是家中獨子,當時只能放下一切手里工作,奔波了兩千公里跑去處理,在外地耽誤了好些天。
這個事情,導致上一本穩住結尾前,又斷了好幾天。而當時人在兩千公里外,每天醫院和招待所來回跑,沒時間寫老書結尾,更沒時間寫新書開頭,因為新書簽約要先上交開頭審核。
就耽誤了我新書上交審核和走流程。
這本直到我發了第一章的時候,才把稿子交給主編拿去起點的審核部門審核……
所以已經加急走簽約流程了,但還是要等幾天的。】
·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