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明也會給陸秀婷夾菜,給弟弟夾菜,但都是帶著一種完成任務式的態度。
他只是在完成一個義務而已。
桌上幾乎也沒什么有效交流。
一開始,或許還會問兩句,比如問下弟弟在學校里的表現。
弟弟遇到這種情況,會淡淡的回答一句,挺好的。
然后,就沒了下文。
楊家明幾乎不會主動和陸秀婷說一句話。
陸秀婷亦然。
說實話。
第一次感受這種所謂的“合家歡”,讓陸思思如坐針氈。
她非常的不適應,卻發現弟弟卻意外的很平靜,甚至,他仿佛習慣了這種模式。
他會習慣性的拿出手機來,自己打開短視頻或者的軟件,捧在手里,邊看邊吃。
甚至于,他偶爾看到有意思的短視頻,會朝著陸思思靠過來,把短視頻放給這個姐姐一起分享。
卻很少對爸媽說一句話。
陸思思很愿意和這個弟弟親近一些。于是,餐桌上,姐弟兩人的交流,倒反而看著相對要稍微正常一點。
不過,也透露著生疏。
然后,兩人安靜的吃著價格不便宜的飯菜,偶爾低聲交談兩句。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餐桌上忽然吵了起來。
楊家明和陸秀婷不知道什么時候,如同開啟了戰斗模式一樣,面色陰沉的互相瞪著對方。
陸秀婷的臉上是濃濃的怨氣,怒意,等著眼睛,表情充滿了不滿。
而楊家明則是嘆著氣,但嘆息之中更多的不是無奈,而是不耐煩。
隨后兩人開始互相指責,互相狡辯,互相甩鍋。
整個過程,陸思思發現身邊的弟弟倒是比自己要更為從容。
他都沒怎么抬頭去看父母,只是自顧自的低頭吃東西。
甚至于,弟弟還對陸思思苦笑了一下,壓低聲音對自己的姐姐說:“沒事,吵幾句就會結束——我都習慣了。”
陸思思啞然無語。
也就是從那天開始,陸思思不在嫉妒弟弟了。
不羨慕弟弟擁有自己沒有享受過的“合家歡”了。
她發現,原來,自己不曾擁有的東西,弟弟……可能也并不曾擁有多少。
想來也對,一對怨偶夫妻,而且又都是自私自利的性子,怎么可能會真心關愛別人。
她也忽然明白了,弟弟那種木訥,沉默寡言的性子,到底是如何養成的了。
他生長在父母滿是怨氣的環境里,所以性子越來越沉悶。
反而……自己可能還更好一些。
自己從小遠離父母,反而接受兩人之間的怨氣,接受那種兩人爭吵憤怒指責等等負面環境要更少。
相對而言,自己的性格,可能,從某方面來說,比弟弟要更健康更陽光一些?
從那天開始,陸思思對于楊家集體出動的這種“合家歡家庭聚會”模式不再期待了。
她反而對自己的弟弟,生出了一些親近來。她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弟弟的身上。
至于陸秀婷和楊家明這對怨偶父母——隨這兩人去吧!
陸思思加了弟弟的威信,偶爾會在威信上和弟弟聊幾句。
主要是晚上的時候,因為白天弟弟上學,學校不讓帶手機。
一對曾經陌生了許多年的姐弟,在這個冰冷環境的家庭里,卻意外的很快熟稔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