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咱們要不要成立個公司?”
“哥們兒,現在還不著急。”
“行,都聽你的,可有些事情……”
“我想聽聽你的良心。”
“試我?哈哈……這樣好了,咱們七三分賬如何?”
“你這良心……”
“哎呀!想什么呢!你拿七!”
“不錯,算你有些良心,不過,六四吧。”
“好兄弟!我剛剛說的七三,也是試你來著!不錯不錯。”
“我就知道是這么回事!”
有些事情必須要談談了。
正所謂,親兄弟明算賬。
更何況馬尋跟孫冬海根本不是兄弟。
還行,孫冬海這貨算是有些良心。
而馬尋也沒想占便宜。
其實,就算是五五分賬。
馬尋也能接受。
但孫冬海一下子就說了七三分賬。
馬尋就明白,他得讓一步才行。
六四分賬,算是比較公平的。
誰也沒吃虧,誰也沒占便宜。
就目前整個生意而言,還是以馬尋為主。
可他自己很清楚。
如果沒有孫冬海的‘關系資源’,生意也談不成。
在這年頭做生意,‘關系’可太重要了。
那么,接下來……
馬尋就得讓孫冬海慢慢變的沒那么重要才行。
于是,二人分開之后。
他來到了王府井。
找到了香奈兒的專柜。
“先生您好,請問需要點兒什么?”
“5號,給我包上。”
“哦,先生真是……不仔細看看嗎?或者讓我為您介紹介紹?”
“不需要。”
“好的,那個……是送給女朋友嗎?”
“不是。”
這柜姐話有點兒多,特別是當聽到馬尋說‘不是’的時候。
眼睛都亮了。
大概,買這種香水的男人,大多是送女朋友。
而我馬尋不走尋常路。
我送的人,是個老娘們。
就是孫冬海他二姨!
二姨幫了咱們這么大一個忙。
當然得送個足夠好的禮物才行。
雖然,孫冬海一再的說,不用送什么。
都親戚。
可那是你的親戚,不是我的。
人家連名字都不想說呢。
而且,馬尋知道央視可不止一個主任。
如果能通過這部《十七歲不哭》多認識幾個主任。
那么,孫冬海也就不是很重要了。
這年頭做生意,其實就是人際關系。
就比如咱們這影視劇投資吧。
圈外的朋友大概不知道。
我們國家實際上對影視行業有許多的扶持政策。
這可是文化陣地,重視著呢。
比如,這電影頻道本身就帶有扶持功能。
電視電影,這其實就是給新人導演練手的。
管唬不就這么起來的嘛。
他那部《上車,走吧》,還火了黃渤跟高唬。
還有青年導演扶持基金。
很多人肯定不知道,徐靜雷是重點的扶持對象。
每年十五萬呢……但人家老徐說了,扶持力度還是不夠。
應該是不夠她交稅的。
貧困生拿助學金買愛瘋?
只能說,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