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民其實已經是一個優秀的中國電影人了。
他真不是那種素位尸餐的家伙。
他在瀟湘廠當廠長,實實在在的主持了好幾部不錯的片子。
不光是《那山那人那狗》。
后來的《國歌》也是他力主的。
電影是不錯,可錢呢?
毛都沒看著!
在馬尋的記憶中,這部《那山那人那狗》。
當時在日本取得的成功,給中國電影人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島國那邊,人家真的很會營銷。
前期推這個作家,讓作家先有名氣。
之后上映了,又搞吹捧,數不清的電影界名人送上好評。
再后來,干脆把海報做到日本的郵局里。
咱就是說,日本那些郵遞員,他們干活哪有這部電影里的父親這么辛苦?
電影里的父親。
一走就是三天。
一走就是200多里的山路!
他是用一雙腳走的!
可島國郵遞員就是舔著個大臉說:
電影里的父親是我們郵遞員的形象代表!
臥槽!
睜眼說瞎話!
比我馬尋還能忽悠
這還沒完。
再后來還出了郵票!
劉葉在日本那么火,就因為他的臉出現在日本郵票上。
這個島國幾十年后依舊還有很多人郵寄信件呢。
郵票約等于三點五英寸軟盤。
還有,巖波影院這個電影院就很特別。
上映的電影都是佳作,而且,上映時間都是很長的,一般都是一兩年。
這真是一系列的絲滑小連招。
每一招都對電影票房起到了正向影響。
怎么會不成功呢。
還要有一個細節。
我們國內電影人看到這一套連招的時候。
已經是2002年了!
也就是說,下個世紀初年,我們中國電影人看到隔壁為了一部電影,搞出了這么多的手段。
還是大受震撼!
現在是1997年。
我們大陸這邊電影人,對電影市場的理解。
就是嬰兒級別的。
馬尋這次跟康建民聊過之后。
他就有一種感覺。
我馬某人簡直是降維打擊!
馬尋也不過是說一下,應該先運作原著,先讓作者出名。
看看康建民那個表情。
他腦子里就沒有營銷的概念!
如此局面……
馬尋生氣了嗎?
沒有!
這不正是我的大好機會嘛!
現在,這部《那山那人那狗》已經落在我馬尋的手上了。
那就讓我來一套絲滑小連招吧!
我肯定能讓這部電影在我們國內火起來!
日本當然也要去。
可這回,絕對不能讓日本片商賺那么大的便宜!
而且,馬尋其實已經開始了。
讓康建民去力推以及彭建明這個作者。
就是馬尋的起手式!
之后的選秀,尋找‘湘江女孩’。
這是第二招!
沒錯,不經意間,馬尋已經出了兩招。
但這就夠了嗎?
當然不夠!
日本那邊怎么搞的?
他們把這部電影的海報掛到郵局里了!
有樣學樣唄。
馬尋也打算跟郵政系統搞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