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不錯的片子。
但是,我對自己的作品有絕對的信心!
東京電影節將會是《荊軻刺秦王》的首映式!
而票房方面……在日本的話,至少十五億日元吧!
上看四十五億!”
“陳老師,這四十五億票房……”
“想當初,我們國內跟日本的吉卜力合作過一部《敦煌》,取得了如此優秀的成績。”
“太棒了!我明白陳老師的意思了,就是說,咱們這部電影肯定會超過《敦煌》!”
“不能說的太‘肯定’了,但當初吉卜力投資也是四十五億日元。”
“懂了!咱們這部片子肯定大賺!”
“借你吉言。”
“好!那不如這樣。陳老師,我這里提前準備好了香檳。”
“不錯,是我喜歡的口味。”
“我們可是做過功課的。”
“好!干杯!”
幾乎是一點兒都不差。
陳大導在去東京之前,上了中國娛樂報道的專訪。
現場更是直接提前開香檳。
豪言壯語什么的就不用說了,反正咱們陳大導那是自信滿滿的踏上征程。
他陳大導如此表現,當然引發了熱議。
有的報紙直接就說了。
他這樣的表現,過于張揚了!
還有的報紙就角度不同。
它們猜測:這部《荊軻刺秦王》原本就是角川書店投資的,那么,很可能就是獎項已經定下來了。
別說,還真別說。
小作坊下料就是猛。
小報就是敢亂報道。
這個分析仔細想一下,還挺靠譜。
于是乎,不少國內的影迷還真就覺得。
陳大導這次大概是有十足的把握。
不然,他不能如此囂張。
當然了,很多人也沒有放過票房的問題。
陳大導這說的是,下限15億日元,上限45億日元?
真是好大的口氣!
當然了,也有支持他的影迷。
因為當年《敦煌》這部電影,確實是一個成功的典范。
缺點就是沒讓吉卜力賺到錢。
他們確實是投資了45億日元,然后票房也45億。
男主角還是西田敏行。
他那個時候體型可不像現在。
那時他還留著一臉絡腮胡子,看上去真的是個猛將兄。
女主也是精挑細選的,是日德混血,看著就有西域風情。
總之,那部片子其實讓咱們國內的西影廠以及西部影視城賺到錢了。
而吉卜力當時的雄心是沖擊一下100億日元。
可惜未果。
有趣的是,近些年,日本電影市場是一路下滑。
真人電影的票房,一年不如一年。
去年還因為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年冠是《失樂園》,這部電影才拿了不到20億日元。
可這部電影的影響力很大,現在同名電視劇都播出了,而且,制作方也真夠可以的。
為了收視率,他們找了一個跟黑木瞳就九分相似的女演員。
有日本影迷吐槽……你們這幫混蛋是不是連柰子都拿尺子量過?
這些就不細說了。
陳大導的豪言壯語,讓許多了解日本電影市場的人士都皺起了眉頭。
九零年代到現在,日本電影票房最高的是1990年的《天與地》。
角川書店出的,大公子角川春樹執導。
55億3千萬日元。
陳大導提到45億日元這個數字。
他這個心思有點兒巧妙。
超過《敦煌》輸給《天與地》?
幫老板爭光?
說不好,實在是說不好。
但,批評之聲也是出來了不少。
有趣的是,接下來有出現了一個熱點。
“日本方面最新消息!劉小慶女士將會是評委之一!”
“東京電影節評委會名單公布!劉小慶名列其中!”
“原來如此!評委會里有自己人!”
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
劉小慶竟然做了評委。
這一下,可讓許多媒體人找到了新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