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在歐美社會沒有存在的基礎。”
超級英雄總被翻譯成‘俠’,但他們本來的名字,是‘man’或‘woman’也就是個人而已。
馬尋這一句話做了總結,葒姐驚訝的很,但此刻也無比的認同。
那落在李鞍的身上……
“這位李導,豈不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葒姐的意思非常清楚,也完全沒錯呀。
這李鞍拍《臥虎藏龍》,不就是給一個沒有武俠土壤的國度,講武俠故事嗎?
說不好聽的,這不扯犢子嘛!
但馬尋卻笑了,這笑容里有無奈,也有鄙夷。
“李鞍是個有水平的導演,他其實心里也知道美國是沒有武俠的,也很難產生什么俠文化。
但你要看他之前的幾部電影就明白了,他其實是非常了解中美文化的不同點的。
他多年留學美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東方文化跟西方文化有多大的差別跟沖突。
所以,李鞍是想找到東西方文化的那個可以平衡的點。
甚至,他想憑借電影這種東西,來影響美國文化。”
陳葒聽到這里,真的很是震驚,忍不住問了一句。
“他會成功嗎?”
馬尋搖頭,“徒勞無功!”
這回答的太堅決了,惹的葒姐大笑。
“萬一成功了呢。”
“絕無可能,只是他李鞍的癡心妄想罷了。”
“那你還投資這部電影?”
“咱們倆說的這是文化上的事兒,但那些美國佬,他們其實挺喜歡看武打動作片的,而且,我現在不是買的咱們中國版權嘛。”
葒姐這才恍然大悟,“懂了,這部電影在美國市場若是成功了,那按照大陸影迷的習慣,也肯定會追捧的。”
“就是這樣。”
確實是這么個道理。
但馬尋忍不住想到這《臥虎藏龍》的成片。
說真的,他心里對李鞍這個導演,真的喜歡不起來。
《臥虎藏龍》這片子其實就是給美國人看的,這家伙原本就沒打算給我們中國人看。
但凡看過這個片子,估計都會覺得奇怪,特別是王府里面的戲。
那貝勒爺,那玉嬌龍等等,他們怎么那樣說話?
就那臺詞,咱們國內三流編劇都寫不出來。
那全是按照歐美影視劇對話習慣寫的呀!
更有意思的是,后來李鞍關于這部電影,寫過一本類似回憶錄的書。
《十年一覺電影夢》。
書中,他對這樣極具歐美風格的中國武俠電影臺詞,真的是引以為傲,得意洋洋。
李鞍這貨如此會舔老美,馬尋也沒辦法呀。
跟他說:你別舔了,再舔也沒用。
只要你拍的電影不能給美國佬賺錢,他們就會像對狗一樣的對待你!
到時候,什么國際大導演,不過是斷脊之犬!
但凡說這些,人家李大導肯定跟你翻臉。
而這個電影是肯定會火的,肯定也會賺錢的。
這錢別人賺,那就不如我來賺!
再說了,這可是一塊最棒的餌料了。
用來釣哥倫比亞公司這樣的大魚,再好也沒有。
至于葒姐……暫時還是不要跟她講了。
卻不想,葒姐提到了珇賢。
“人家可一直等你呢。”
……
咔嚓咔嚓
照相機的快門聲,交織成一片。
王珇賢重回聚光燈之下,展現出了以前都沒有的成熟跟自信。
當然了,也有好多的記者都贊她,比以前更美了。
只是跟這些記者打交道。
王珇賢都是用十分成熟的應對技巧敷衍過去。
香港這邊的媒體,你千萬要小心。
如此好像例行公事,但卻也能博得許多報刊的重要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