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視劇的劇本,當然是很長,而且,也是很消耗時間的。
按常理來說,馬尋如果業務太多,那確實是不應該寫什么劇本。
但是,這部《少年包青天》可不一樣!
因為可以抄嘛!
咳咳,讀書人的事情……對吧。
直說了吧,破案的推理主要是抄的人家《金田一》嘛。
而劇情的大綱,基本上就是來自于《七俠五義》。
這是一本寫宋朝故事的清代。
作者叫石玉昆,他本身就是一個講評書的。
原本說的是《包公案》,之后就有推出來《三俠五義》,后來又有了《七俠五義》。
這兩本書的關系,可能有朋友不太懂。
大概可以這樣簡單的理解。
《三俠五義》原本傳統就有的,但也經過了石的改編。
《七俠五義》是在《三俠五義》的基礎上,再由后來的俞樾修訂。
說是一本書也行,但一些細節上,確實不一樣。
馬尋對這方面的了解,還是因為小時候比較喜歡聽評書。
眼下,當然是拿來就改。
雖然說,這個《少年包青天》確實是對《金田一》的許多推理內容做了復制黏貼。
可是,就從創意角度而言。
把一個傳統的評說故事,給加入探案推理,這本身也是很新穎的。
而且,這其實還很有古龍風格嘛。
古龍先生的,有很多都是推理套武俠的。
他這種寫法,當年一開始的時候也是被罵的挺恨。
但他一直堅持這么寫,而且,的銷量還越來越好。
罵聲也就變成了接受。
話說回來,就以馬尋這個學過導演的家伙的視角來看。
從九十年代末開始。
我們中國在文化影視這一塊,是比較激進的。
也就是對原本傳統的東西,進行了許多大膽的解構,然后重新創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話西游》。
這部電影的劇情就不用多說了,關鍵是這部電影的大膽改編,對傳統文化人的沖擊是非常大的。
很多朋友應該都知道,陸樹名老師就特別看不上這部電影,就算是出演了重要角色,可還是直言:別把我名字掛上去,丟不起那人!
其實不只是他,就好像做配樂的趙季平老師,他在配樂領域里絕對是超級大拿。
但當阿星跟劉振偉找到他,希望給做個配樂的時候。
趙季平老師態度跟陸樹名老師是一樣的,也是很看不上。
可當聽說……
你們出80萬?
早說嘛。
趙老師就給配了,很有感覺的那段,蘆葦蕩的戲,就是他的作品。
有時候是這樣的,保守派跟激進派的轉變,其實沒那么難。
好吧,開個玩笑,其實保守派真的沒那么容易轉變態度。
也就是說,如果《少年包青天》這部作品,要是出現在前幾年。
馬尋敢確定,是絕對會失敗的!
絕大部分的觀眾,是肯定接受不了,在傳統的評書里,加入很現代的探案推理元素。
但現在,經過了《大話西游》的洗禮,咱們很多觀眾的觀念,絕對是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馬尋愿意稱這種轉變為‘提高’。
因為《大話西游》真正被看懂,真正的受到歡迎。
跟大學生群體,密不可分!
這可是劉振偉親口說的。
而把《大話西游》這部電影,運作到咱們大陸電視臺的。
正是我馬尋!
現在,我再帶來一部在傳統故事里加入現代推理元素的《少年包青天》。
順理成章!
而且,也具備一切成功的元素!
馬尋此刻,已經達到了念頭通達的地步。
這劇本寫起來,那也是噼里啪啦的。
但,葉荃真跟冰冰。
有郵件來了……
“冰冰也在呢。”
這一句,確實頗有誘惑。
可馬尋還是回了一句,“最近很忙,等過兩天的。”
繼續投入到劇本當中去!
……
另外一個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