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之前……殷陶越發的臉紅。
就好像一只小桃子,以最快的速度熟了。
馬尋當然注意到了殷陶的神色變化,但此刻還是沒必要向她解釋什么。
只是簡單的說道:“接下來,我打算重點搞《少年包青天》這部戲,你們夫妻要是能跟組就好了,要是不能,那這個劇本的編劇……”
沒等馬尋說完,周萍這邊就答應了,“我們肯定跟組。”
其實,就編劇這個職業,在咱們內娛是真的不好混。
很多普通觀眾肯定是不知道的。
一部戲,特別是大制作,那沒準得有十來個編劇。
這甚至不是我們中國的特例,就比如好萊塢,《老友記》巔峰時期有30個編劇跟著。
真不夸張,就是他們自己在后來的采訪中談到的。
但是,這么多的編劇,最后能署名的,那可真沒幾個。
就好像《荊軻刺秦王》這部電影。
從各方面的信息都可以確定,這部電影至少前后9個編劇,還都是我們國內頂級的。
可最后,編劇那一欄里,就留了兩個名字,其中一個還是陳愷哥自己的。
就算是那前面九個編劇的稿子都沒有用到,可要知道,他們已經是頂級編劇了,像蘆葦這樣的。
可依舊沒有能夠署名。
其他的小編劇,那就更別提了。
說不好聽,內娛大部分的戲,編劇都是外包出去的。
就是找南瓜工作室這種,而他們編劇是給做了,但不會有署名。
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周萍跟蔣雪媃是誰,更不知道他們二人是兩口子。
編劇長時間被忽視,這是我們內娛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但工作量可不小。
就說這個跟組編劇,顧名思義就是跟著劇組走。
有什么地方要改動的,那就現場趕緊改。
馬尋記憶中,有些現場改的就非常成功。
比如,《讓子彈飛》里面姜汶跟湯師爺、黃四郎喝酒那段戲。
這段后來被很多人都認定為經典。
但,也有不少失敗的例子。
比如……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舉不過來。
就從編劇角度來說,原本寫好的那版,其實最好。
但這話不能說的,到了劇組里,跟組編劇就是導演組的成員,必須聽導演的。
回到當下,這周萍答應的如此痛快。
難道就是被馬尋的氣場給震懾了嗎?
“其實這部《少年包青天》的劇本,就是我跟雪媃一起寫的,我們也很認同馬先生的一些理念,真的很有創意。”
會說話(拍馬屁)。
馬尋點頭示意,表示我這個老板很欣慰呀,你果然是個會來事兒的家伙。
其實,周萍也是很有氣節的,他也是拒絕了不少老板的開價。
只不過……你給的太多了!
不僅僅支持我們夫妻編劇,還支持我們自己制作影視劇。
這個條件以前是真沒有。
既然都說到了這個地步……
“我相信,我們未來一定合作愉快!”
南瓜……也就是未來的周易公司,拿下!
接下來就是去吃個飯吧。
對了,殷陶怎么辦?
……
殷陶這山城幺妹兒,全程都是跟著的。
她知道自己挺多余的,可也必須跟著。
還好,紫薇姐姐比較照顧自己。
席間還是聊了不少關于這個角色龐飛燕的話題。
劇本的設定,龐太師子女。
嬌生慣養,任性調皮。
這是龐飛燕原版的人物設定,但馬尋在這里做了一定的修改。
任性還留著,但收斂一些。
要知道,這可是當朝太師子女,怎么說也是個大家閨秀。
人就算是再怎么驕縱,那也得有一些貴氣才行。
其實,原版的龐飛燕這方面很不合格。
當然了這可不是說演員演的不好,肯定是劇本這么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