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夏夜,實在是熱的很。
就算是在飛鵝山這里,也讓人熱的不想穿衣服。
馬尋跟鞏利并排躺在車頭的機器蓋子上。
她抽著煙,馬尋頭枕著雙手,看著夜空。
運氣不錯,今天沒有烏云。
星月交輝,馬尋仿佛在注入正能量之后吸收日月精華。
“現在的玩法好像變了。”鞏利吐出了一口云霧,然后說道。
馬尋聽后來了一句,“你要是不喜歡老漢推車,那可以換老樹盤根。”
鞏利噗嗤一笑,“誰跟你說這個了!”
“那你是想說電影的事?”
馬尋那就是開個玩笑,他當然知道鞏利想要說什么了。
鞏利點點頭,“好像現在資方變得跟之前不同了。”
馬尋也稍稍認真起來,“姐,你當初拍《紅高粱》那都是體制內的錢,后來又是外資又是港資的,現在呢,經過了這么多年,咱們的民資也是起來了。”
民資這個說法很有趣,鞏利一聽就懂。
就是民營企業資本唄,而落在當下,那就是說的張鑫鳴。
好吧,馬尋跟孫冬海也能算是民資,他們之前就已經在這個圈子里搞了。
馬尋的意思其實是,現在民資變的更多了,不光是他們,還有王家兄弟,那位李總,海鹽、鄧健啯等等。
當然了,敢碰電影的民資真不多,現在確實是有了很大變化。
鞏利沒有再抽煙了,“那以后就是這些民營的老板說的算?”
馬尋笑了,“說的算,這可不容易。但這能反映出一件事來。”
“是什么?”
“就是現在我們大陸的電影市場,很多人應該是看到了賺錢的機會。
這可以稱之為賺錢效應,當有了這個效應,那么就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過來。”
“這……你的意思是?”
“姐,咱們大陸的電影市場要起來了。”
馬尋這句話對鞏利的影響可真不小。
鞏利其實已經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幸運的演員了,她出道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拍過電視劇,而且,拍的電影也大多都是佳作。
無論是咖位還是票房影響力,都是當今國內最頂級的女明星。
但是,她實際上也經歷了我們中國電影市場一整個的黑暗時期。
從80年代末到現在,國內電影市場真的是一言難盡。
還好,最近幾年確實有起色,可也沒有真正的起來。
鞏利顯然在做抉擇,她到底要不要去闖蕩好萊塢。
今年的她,三十多歲,正是闖的年紀。
可馬尋現在所說的,似乎留在國內發展也不錯。
顯然,馬尋是看穿了鞏利的心思。
“你呀,真的是厲害。”這一句評語,雖然像隨口一說,但也是由自鞏利的真心。
馬尋接著笑道:“好萊塢那地方,你要是去的話,其實也沒什么不好的,可那邊有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任何一個好萊塢之外的演員去了那邊,別管這演員在本國是多大牌,可到了好萊塢,全都變成新兵蛋子一樣,這種做法十分的可惡。”
說的沒錯,就是這個情況。
鞏利也是知道的,這也是為什么她會猶豫。
現在的全世界電影人,其實都向往好萊塢。
可他們只要到了好萊塢,那好萊塢就不把他們當人。
在本國的大明星,去了好萊塢只能當配角,甚至配角都混不上,直接跑龍套。
像發哥,還有李聯杰。
特別是李聯杰,他闖蕩好萊塢那簡直是憋屈死了。
一開始那邊給他談的片酬是100萬美元,這也不算是多跌價,就認了唄。
結果那邊一看,這你認了,那就再壓一下。
最后50萬,他也認了。
可這50萬里面還有各種費用,那邊經紀人還要分什么的。
他等于就是分毛沒賺(這是他上魯豫的節目,自己親口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