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如果我們要按照局里的整改建議修改我們這部電影,這個事情要是被焦熊平聽到了……”
“她,她會怎么樣?”
“你信不信?她絕對會覺得,你是受到了壓迫。”
“馬先生,她不會這樣的吧?”
“到時候你可以問問。”
……
焦熊平目前就在京城。
其實,就從時間上來說,一個多月后就是金馬獎了,這個時候的她最好還會回臺灣。
但,她心里是很清楚的,目前金馬獎必須要靠大陸以及香港電影撐著。
就臺灣目前的電影,已經是肉眼可見的在變差。
甚至,越是了解就越是明白。
未來毫無希望!
像李鞍這樣有才華的導演,人家去闖好萊塢了。
而沒有什么能力的卻留下來,再有就是,太封閉了。
島內的一些人,嘴臉實在是讓她很無奈。
于是乎,金馬獎想要辦得好,那就必須要大陸以及香港電影來撐場子。
而實際上,最近這些年,香港電影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了。
王胖子都喊出來,‘以后沒有香港電影了,都是中國電影’這種話了。
那應該如何做,焦熊平又不是傻子。
當然是主要看大陸嘍。
另外,焦熊平自己也有一個‘三城記’的計劃。
這里面的‘城’就包括大陸的嘛。
當她看到《十七歲的單車》這個本子的時候,焦熊平就定下來,打算把這部電影納入自己的‘三城記’之中。
但是,這個片子不是那么的順利。
就在前不久,北影廠的韓三屏給她打電話。
沒有過審。
這可讓焦熊平很是為難。
不過,這個女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打壓!
這大胖娘們的思維,還是跟臺灣省上的許多所謂文化界人士差不多的。
如此這般,她就打算攛掇王曉帥,干脆拿了電影去國外參展好了。
這種事兒不是第一次的,之前就有很多。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張園這個人,后來還搞出來了一個國內電影導演上書的事件。
那是1995年,金雞獎之前。
張園是一個,另外當時最有名的事滕汶驥導演,具體也不知道有多少個導演,后來傳說算是七個。
他們這個上書其實就是給局里寫了封信。
不過,信的內容大概是這樣:因為要振興萎靡的國內電影市場,所以希望給我們拍的國產電影松綁。
就是他們能拍尺度更大的片子,以此來獲取更高的票房。
反正那個‘上書’的內容就是這個,主要的目標就是為了多賺錢,就是這么寫的。
但是,這個上書的手段有些特別。
這幾個家伙打算在金雞獎之前發傳單。
‘上書’太具象化了。
結果當然不用說了,領導十分生氣。
自然不可能松綁。
這就是所謂的‘第六代導演七君子上書事件’。
落到現在,如果王曉帥這次的《十七歲的單車》也非常果斷的選擇去柏林。
那他不就是……
“王導,你將會成為第六代導演中的君子呀。”
接到了王曉帥的電話,焦熊平直接來了這么一句。
好家伙,就這一句話,讓王曉帥直接背后一涼。
“焦女士,咱們找個機會具體的談談吧。”
“好呀。”
焦熊平還覺得這王曉帥還能聽自己的攛掇,不管什么韓三屏不管什么局里的整改意見,直接去柏林呢。
她就懷著這么個想法,跟王曉帥見了面。
結果,不僅僅是王曉帥,還有一位傳聞中的人物。
“你好呀,焦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