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刺秦跟羅生門,還有樊於期獻頭,這幾個聯系在一起。
能是一部什么電影呢?
張一謀到了這個地步,只好說道:“我得兩位編劇好友在寫呢,劇本已經寫了三年左右,但在故事方面,似乎還差了一些。”
馬尋接過來話頭,“差哪兒呢?”
“就是說,刺秦這件事肯定失敗了,可刺客要不要獻頭呢?”
“不要。”
“啊?馬先生,那你說要敬獻什么?若是不這樣做,那是沒辦法接近秦王的。”
聽到這里,馬尋哈哈一笑,“獻兵器就好,古之刺客,視兵器為生命。
那最終能夠接近秦王的刺客,獻出其他刺客的兵器,如此這般,秦王必親自接見。”
張一謀聽后,如醍醐灌頂!
“馬先生!太棒了!哎呀!我成了!哈哈……這部電影我成了!”
大笑著,狀似瘋癲。
好個著魔的大導演啊。
這部電影豈不是昭然若揭?
馬尋早就確定是這部了,只有張偉屏一個人懵逼。
“張老師,到底是什么電影?”
“《英雄》!就叫《英雄》!”
張一謀還沒忘了吃口肉。
接著,張一謀就開始講這部《英雄》了。
馬尋不用聽都知道,因為他可太清楚這部電影的內容!
《英雄》一部電影開啟了我們中國的大片時代!
這部電影之后,中國電影市場也是正式的走出了低谷。
而馬尋更是記得,這部電影還讓很多‘人’記恨上了。
這群‘人’瘋狂的謾罵這部電影,甚至瘋狂的要給我們中國人洗腦。
它們也確實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就是大眾的記憶被小小的篡改了。
在這些‘人’的口中,說這部《英雄》當年票房撲街,還說當年在國內口碑極差。
馬尋可以對天發誓,這些家伙就是胡編亂造!
就是在混淆視聽,他們就是存了壞心思,不想讓我們更多的中國人看到這部優秀的大片!
其實,講幾個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據。
《英雄》實際上是我們中國電影市場歷史最強票房的電影。
這部電影在2002年上映后,拿到了國內2.5億的票房!
2.5億跟后世來看,好像不算太多,之后我們國產電影百億票房都是有的。
但是,2.5億在2002年,是全年票房的25%!
中國電影歷史上,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票房占比如此之高。
《泰坦尼克號》都不行,因為這部電影的3億票房,是用了兩年左右拿到的。
如此一部高占比票房的電影,在2002年這樣的時代,絕對口碑爆炸!
簡單一想就能明白,但凡這部《英雄》不是好評如潮,不是在當年掀起了一個文化浪潮。
那就沒有任何可能拿到2.5億的票房!
看看馬尋這次搞的《野蠻女友》吧,他基本上手段全用上了,可最后也只是5000多萬罷了。
這部《英雄》所謂的口碑不佳,馬尋記得十分清楚。
就是在2004年美國上映之后,網絡上才出現各種亂七八糟的惡毒評價。
可以確定,它們是絕對有特殊目的的。
也許就是因為,當年2004年時代周刊把《英雄》列為當年十大電影第一位吧。
于是,那些殖人豬狗、公知大v他們就忍不住了,對著這部片子各種開炮。
應該說,它們這些家伙的做法產生了一定的效果。
馬尋在大概二十年后的短視頻時代里,就看到了不少up主播沿用了那些公知的言論。
什么《英雄》國內票房撲街、口碑不好等說法,橫行。
但這絕對是虛假錯誤的。
只能說,二十多年后,確實有不少人的記憶是被篡改了。
時間真的好厲害。
就回到眼前吧。
馬尋確定,如果現在的張一謀能跟20年后拍出《半河綠》的張一謀碰一起,他們倆肯定得干一架。
現在,《英雄》已經被張一謀給提出來了。
那么,這大片得投資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