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焦濾鏡,這玩意聽上去是很專業,但說出來一般人也確實不知道。
其實挺簡單的,一個鏡頭當然就只有一個焦點,可如果在一個鏡頭的前端,再裝一個‘鏡頭’,那不就可以產生兩個焦點了嘛。
但實際上,不是裝一個鏡頭,而是裝一個濾鏡,這個濾鏡一半是正常的玻璃,另外一半是‘鏡頭’。
其實就是增厚了鏡片。
形象點兒來說,就是一個圓鏡片,然后中間切了一刀。
在應用方面,裂焦鏡頭用的比較好的,那就是黑澤明了。
他當年出名的那部《用心棒》里面,就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裂焦鏡頭。
近景是那個小老頭掌柜的被綁在那里吊著,然后遠景出現了來救他的三十郎。
近景遠景同時出現在畫面里,都是非常清晰的,給人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關鍵是能讓觀眾看到,救人者跟被救者還有反派,在同一時刻的神態變化。
馬尋現在把這個手法用在了《初戀五十次》里面,就產生了一個奇妙的效果。
那就是,男主角跟女主角每隔一天的見面,實際上都是全新的‘見面’。
男主角由黃勃出演,他的每一次見面,對女主角的愛是遞進的。
而女主角靜文,她只要相隔一天,那就會忘記前一天的經歷,她每一次跟男主角見面都是‘初見’。
于是,這部電影在馬尋手上,就多了一個細節的矛盾沖突。
男主角隨著時間流逝,對女主角是越來越愛。
而女主角則是從陌生、驚訝到晚上又愛上男主。
男主的愛意是遞進,女主的愛意則是停滯的。
電影是一個故事,講故事就是需要矛盾沖突。
而這個矛盾是埋藏在細節之中的。
那么,什么時候能讓這個矛盾得到解決呢?
在最后!
當他們‘初戀’了五十次之后,終于,他們結婚了。
可鏡頭一轉,女主角再度醒來,她的眼神還是如之前那樣隔天就會變的空洞。
但這次……她抬頭就看到了一盒錄像帶。
打開看看,這是你昨天制定好的慶祝計劃。
女主記得,她是要給老爸慶祝生日的。
那當然就看看嘍。
結果,她很快就發現,錄像帶里有一個陌生的男人。
而這個男人跟她結婚了。
他們還生了孩子。
然后,她還很幸福。
“老婆,你昨天忘了給兒子喂奶……”
女主角哭了,她沒有想起來,但她已經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乎,她走出這個房間。
哇啊!
一座巍峨的雪山就在眼前。
這景象簡直是美極了!
原來他們一家人已經來到這里,她的世界不再局限在那個島上。
而這時。
男主角帶著孩子出現了。
他們再度同框。
終于,女主的臉上也全是愛意!
當俞飛虹看到這里的時候,她忍不住熱淚噴涌。
她捂著嘴巴哭了出來。
這是實在是太棒了!
馬尋這個家伙竟然這么的會拍!
從劇情上來說,女主的疾病并沒有得到解決,但愛情的力量還是讓女主能跟男主正常的在一起了。
女主的愛也終于不再停滯了。
他們的愛,終于同步了。
似乎可以這樣理解吧。
也許有些觀眾注意不到這些細節,但就算是注意不到,可俞飛虹相信,也會有所感覺。
可如果注意到,發覺這個愛情電影,在這種小細節上的心思。
那一定會覺得這是一部神作!
是的,完全可以稱之為是神作。
因為電影導演,就是利用這樣的隱藏手法,把男女主角的愛情變化,給呈現了出來。
這比臺詞,比動作,比很多的電影手段都有用。
俞飛虹承認,她確實是被打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