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吹牛逼吹大了!被抓了現行!”
“太搞笑了!原來是吹牛!這票房水分到底有多大?”
“其實這招很厲害的,你們難道看不出來?華宜他們這么夸大票房,目的非常清楚,就是想以此來說明《大腕》比《夜店》更出色嘛!”
“沒錯,這招看似簡單,但實際上作用可不小,是營銷的一部分。”
“不是,你們沒注意到嗎?這次可是兩邊公司的老總出來隔空互懟了,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嗎?”
“兄弟,幾千萬的生意呀!”
2001年的最后一天。
王家兄弟成為了網絡上的笑柄,網友們各種調侃。
這倆貨真的是睜眼說瞎話。
但,也有不少網友,從中看出來許多東西。
這可不是簡單的吹牛逼。
弄的好了,真能獲取巨大利益。
而在圈內人士看來……怪不得王家兩兄弟能賺大錢呢!
原來也是靠騙的!
有些人大呼上當,就好像那個《愛情麻辣燙》的導演。
其實這部電影當年票房也不低。
可聲量上就遠遠不如,同期的《甲方乙方》。
這還真不是人家導演亂講,現在回去看這兩部電影的票房數據。
哎?怎么都是三千萬!?
但為什么一提到我們大陸電影賀歲檔的出現,卻總是只提馮曉綱的這部《甲方乙方》呢?
這是不是有點兒奇怪?
其實,這就是營銷。
只不過,娛樂圈也是江湖,成王敗寇。
馮曉綱現在就是被大家視作賀歲檔之王。
而那位……至少名氣上差了很多。
如此一分析,營銷真的有用!
不過,回過來看現在的這兩部電影。
棋逢對手?
好像真的就是這樣。
有的網友還是會比較的。
《夜店》跟《大腕》都是好電影。
說一句優秀也是沒問題的。
而眼下兩部電影的排片其實差不多。
華宜方面喜歡跟院線簽許多合同。
那馬尋也不遑多讓。
前期宣傳方面,《夜店》頗有優勢。
《大腕》則是演員陣容更勝一籌。
雖然都有香港大明星,但其他的角色還是《大腕》更強一些。
葛尤人家在賀歲檔已經是稱霸多年了。
他的票房號召力可不低。
一個葛尤真的就足夠打《夜店》里其他所有人了。
黃勃目前來說,跟人家沒個配。
如此看來,這兩部電影票房差不多,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01年馬上就要過去了。
兩部賀歲片也算是很好的完成了賀歲的任務。
而三亞方面也傳來了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消息。
電影節落幕了,獎項也都各有歸屬。
不過,基本上還是以主旋律電影為主。
事實上,馬尋今年并沒有怎么在意這個電影節的獎項問題。
先讓那些老家伙搞吧。
他本來也不著急嘛。
之前冰冰拿了金馬影后,她也就對金雞百花沒啥興趣了。
而靜文今年的走紅才剛剛開始。
她的身份就目前而言,多少有些尷尬。
再有就是園園,她目前來說,更是剛剛開始。
這《夜店》才算是她真正出圈的作品嘛。
所以,馬尋也自然沒必要非搞個什么獎給自己人。
于是,這電影節也就過去了。
目前看效果,也還不錯。
三亞這一段時間的曝光率是打著滾的往上翻。
原本不就是打算賣房子嘛,最近成交量還真挺出色的。
畢竟,目前真的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