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3600萬《狄仁杰》!還沒開打,《雙龍傳》就輸兩回了!
“如果收視率低了怎么辦也就是說,具體要怎么撤廣告呢”
“很簡單,就是按照合同來具體操作,比如,如果你們選擇提前支付,那么,播放之后不如預期,你們就主動申請撤銷廣告投放,我們就根據比例來進行退款。
如果選擇分步支付,那么也可以選擇之前支付的資金消耗光了,自然就撤掉廣告了,也可以選擇干脆早早撤銷,那么,我們也給你們返款。”
“那要是收視率高了怎么加投呢”
“這就要從一開始說了,每部電視劇在播出之前我們都會做一番分析,會分割出‘重點’的時間段,就是說,這些時間段的收視率可能會比其他時段高,而各位也可以在招商的時候,對這些高時段進行出價,當然是價高者得之。
如果在播出之后,收視率超出預期,特別是劇中高收視率時段更超出預期,那么,各位就可以選擇加投,當然的,之前招商會高價標下的朋友,會有優先權。”
還真別說,這么一聽確實是大家都不吃虧。
馬尋的方案可以說相當的詳細了,但,這里面還有許多的細節。
與會的可都是業內人士,一旦開始談細節,大家都來了精神。
“那么,技術方面呢”
“這個其實簡單,我們電視臺有能力全時段的實時監控劇集的收視率變化。”
“數據呢這個數據就看電視臺的嗎”
果然,能來參加會議的都不是等閑之輩,圈外人絕對不會問出這個問題的。
但,在這個圈子里,這個問題可太關鍵了。
“實時數據當然以我們電視臺為主,而最終數據的依據,我們將會綜合第三方的專業機構的數據,如果出入較大,廣告費也會出現變更,具體的細節可以合同中體現。”
第三方的數據,這聽上去好像不算什么大問題。
可現在我們國內電視的收視率市場,還真就是只認第三方數據。
首先,要明白收視率是什么?
錢!
所以,不能由電視臺自己來定收視率,因為沒準你們作假呢。
可是,第三方就值得完全信任嗎或者,憑什么第三方來做
就好像那個所謂央視索福瑞,掛著個央視的名頭,可那真的就是央視嗎
不就是一個國外的公司嘛。
為什么不找其他的機構
于是,這里面還涉及到了權力。
總之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
馬尋回答了一部分,而剩下的一部分,就是那句‘合同細節’了。
我們可以談嘛。
但實際上,從技術的角度來說,電視臺自己是可以輕易的監控實時收視率數據的。
這個技術真的是一點兒都不難,甚至多年后,網絡跟電視臺打通了,網友都可以去一些做數據監控的網站看實時收視率變化。
馬尋還關注過幾個,做這種收視率實時數據直播的博主呢。
這類博主可輕松了,就是把某網站的數據拿過來,然后就會有很多粉絲盯著看,粉絲們很關心這些的嘛。
自家藝人在數據上表現的優秀不優秀,某某對家黑自擔,那就用這些數據來反擊,等等吧。
話說回來,馬尋給出的這一套方案。
其實就是后來的方案。
十幾年后,一部電視劇播出了,是火是涼,其實就看廣告數量就能知道個大概。
有些個劇,吹的牛很大,可沒播多久,廣告跑的一個不剩。
那還有什么可說的,絕對涼了。
有的就反之,越播廣告越多,特別是,正看到關鍵的時候,突然給你來一段廣告。
最可氣的是,有些廣告還是劇中主角穿著戲裝拍的,讓觀眾一時間都很迷惑。
比如仙俠劇,幾位仙尊正在斗法,突然間大家開始說起空調、洗面奶什么的啦。
鬧心不鬧心!
但,這個手法就是馬尋剛剛所提到的,在開播前就分割出高收視時段。
這其實也不難,還不是劇情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咱們重點抓高潮,這就應該是收視率高點嘛。
總之,這一套方案,從技術到數據支持,以及各個方面。
都是相當優秀的,可操作性極高,而且,各位國內廣告人一聽……最大的誘惑就是‘可以撤’!
那有些戲,確實是雷聲大雨點小,播著播著觀眾跑光了。
馬尋這個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規避了這個風險。
這對廣告主跟代理而言,實在是一個重大利好。
那么……現在開始吧!
“接下來,《神探狄仁杰》的廣告招商正式開始……”
重頭戲來了!
大家心里都明白馬尋的意思,就是拿這部電視劇做個試驗。
如果這部戲的表現好,這個新模式就肯定大行其道了。
那么,現在的關鍵就在于這部《神探狄仁杰》的‘素質’了。
這部戲到底如何呢
馬尋接著就進行了介紹,可一開口,就讓咱們廣告圈內的這些大咖都是一愣。
“這部戲,我以750萬購入,所以,其制作成本應該不會超過6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