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哥,我真的很好奇呀。”
“有什么好奇的”
“就是,就是寧皓的成功的原因,這,這倒是什么”
馬尋聽了笑而不語,曉冉一時不好再問,有再多的好奇也只能憋著。
直到車子開到了胡同。
馬尋跟曉冉下了車,然后讓司機回去。
他們二人走在胡同里。
“其實,不光是寧皓。”
“啊”
“還包括馮曉綱。”
“這……”
“他們的成功原因其實十分的簡單,那就是,他們的電影在當下,至少是能引發普通人共鳴的,也就是接地氣。”
引發普通人的共鳴
對呀!可不就是這個原因嘛。
而且,馬尋給寧皓的那句話,也就是在說這個。
他寧皓當初道歉,那不就是很接地氣,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
無數網友都覺得,寧皓跟大家是差不多的普通人。
可是,反過來呢
曉冉想到了一個問題,可一時又有些想不明白,直到
他們二人進入了馬尋的小院。
“馬哥,寧皓這個人,會不會以后就……”
對,此刻的曉冉想通了這件事。
她這甚至不是一個問題。
馬尋笑了,直接進屋。
“人都是會變的,就好像馮曉綱,他其實已經變了,就好像這部片子,他們原本的宣傳重點是劉天王跟葛老師,以及那兩位女主角。
但真正出彩的卻是傻根兒。
還有戲份很少的范老師、馮老師。
懂了嗎”
這一句懂了嗎,讓李曉冉怔住。
“那,寧皓什么時候會變呢”
馬尋直接給了她答案,“有錢的時候,或者確切的說,當寧皓沒有了‘如果這部電影不成功,飯碗就會砸了’這種焦慮的時候。”
這話,說的李曉冉又是一愣。
但緊接著,馬尋就來了一句粗俗的。
“很多導演都這個b樣,沒錢的時候拍的電影可t牛逼了,等一旦有了錢,拍的全t垃圾!”
曉冉噗嗤一笑。
但,馬尋真的沒有說假話。
寧皓就是這樣的,他后來的電影被很多人吐槽,就是因為他已經根本就不愁生活問題了。
就好像那部《紅毯先生》。
十分敷衍,非常生硬的干脆抄了一部歐洲電影。
其實《紅毯先生》可以有很多的地方,都能讓寧皓回到自己以前電影的那種風格。
比如,那頭豬,還有劉天王去鄉村體驗生活等等。
但這些個機會,寧皓完全沒有把握住。
根本就沒有展開。
《紅毯先生》的這些橋段,要是放在當下,能創作出《瘋狂的石頭》的寧皓手里,他大概也會抄,可抄的絕對會出彩,會拍出更多的笑點。
至于說馮曉綱,那更是如此。
其實,馮曉綱現在就飄了,他要拍《夜宴》就是明證。
他以前玩的都是市井文化,跟著人家王蒴混的。
《夜宴》可好,直接搞人家莎士比亞。
這不就是要玩高端嘛。
莎士比亞的東西,市井群眾有幾個真正的看過
大部分也就是聽著這個大名,就覺得很牛逼罷了。
說不好聽的,他馮曉綱這就是在跟以前的影迷做切割。
你們這些窮老百姓,你們層次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