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再回去。
這次的電影制作比較特別,那就是,在兩個地方,拍一個地方的戲。
要知道,這其實很不容易。
當然了,也肯定難不住馬尋的。
別說這種拍攝手段了,相信很多觀眾根本就看不出來,不少的影視劇,就一段戲里面的主角,都不處于同一時空。
比較明顯的就是,《流浪地球》這個很明顯能看出來,吳倞跟趙金麥他們其實不是一起拍的。
而有些個就相當的難看出來了,比如王千原跟梅停有一個戲,這個戲他們倆是激勵的‘對戲’。
但相信普通觀眾根本看不出來,其實他們倆就沒在一起拍,那就是分別拍,這部戲叫《大人物》。
至于怎么看出來,其實就是要注意臺詞的細節。
稍微有點兒對不上情緒。
這一般人真的看不出來,可得細看呢。
當然了,確實是專業的演員,兩個人沒在一起拍,可最后那到觀眾面前,普通觀眾根本看不出來。
那么,這樣的戲怎么拍呢、
咱們這次《科洛弗檔案》可就會有很多類似的場景呢。
其實,也不算多難。
簡單的來說,第一得布景要搞好。
馬尋之前跟那個龔戈爾就是搞的這個。
另外,那就是在拍的時候,多留一些。
什么叫多留一些呢
演員,在開機之后,就是那個板子啪的一聲打過了。
他就應該表演了。
但,一個有經驗的演員,會在這一聲脆響之后,先等個一兩秒。
就是他別著急演,讓攝影機多拍他一下。
這樣做好處很多,其中一個就是,讓后期剪輯舒服的多了。
同理!
一段戲演完了,演員按照劇本已經是完事了。
那么,別著急停。
導演只要不喊cut,那么這個攝影機還會運轉。
沒錯,這樣做也就為后期剪輯,留下更充足的空間。
剪的好了,就會像王千原跟梅停那個戲一樣,普通觀眾根本就看不出來。
聽上去很簡單,可這就是有經驗的導演才會做的事兒。
而且,在咱們這部戲的拍攝期間,溫子仁是來過的。
他當然是要來出力,另外,也幫著馬尋分擔一下導演工作的壓力。
咱們這個劇組在美國拍戲,那主要用的都是美國當地的電影人嘛。
這沒辦法,這邊就是這個規矩。
溫子仁現在已經是有名氣了,他當然應該來。
可他是真沒想到,等到了劇組這一看。
霍啊!
“馬老板,沒想到你竟然這么的懂電影啊。”
雖然,溫子仁之前就知道馬尋并非一般的老板,可這次他是真心真意這么說的。
馬尋聽了當然高興,可也不能讓這貨白來一趟,你溫子仁在美國可有名氣。
這導演一欄里,得寫你的名字。
于是,溫子仁很是拍了一陣子呢。
當然了,馬尋這次也肯定會把自己的名字留在編劇跟導演那一欄里。
但,溫子仁很明顯更有用嘛。
等一下,多年后溫子仁才成為了好萊塢里的南極人。
很多的電影都掛他名字。
現在提前了
算了,就不糾結這個細節了。
如此這般,幾日后《科洛弗檔案》劇組就完成了紐約的拍攝。
大家一行人坐著飛機來到中國,直奔衡店。
完成這邊的拍攝,那咱們這部電影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說那些特效鏡頭,實際上已經在制作中了。
馬尋之所以如此有自信,年底這部戲就能上映,就是因為咱們從一開始就是雙頭并進。
之前拍的那些東西,給到特效公司讓他們先做著。
而等我們這邊完成了多少,綠幕方面的素材再發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