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躍能夠百分之百確定,眼前這人肯定是王林的馬仔之一。
僅僅看了一眼對方的眼睛,蘇躍就確定了這一點。
普通人對別人的生命是充滿敬畏的,他們看人和看動物有著明顯的區別。
即使是一個以殺戮為業的屠夫,他在面對人類時,同樣下不去手。
這就是俗話說的,物傷其類,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正如一個普通人看到車禍現場,他或許會覺得刺激,會想看,但是他內心其實是充滿恐懼的,是害怕的。
想看,是因為人性中的好奇天性。害怕,則是生物本能。正是這種本能驅使生物趨利避害。
比如遠古人類就是因為看到同類在冬天因為缺衣少食凍死,所以學會了儲藏食物,以備冬天。
沒有這種本能的人類早就因為各種不長記性死絕了,半點基因都沒有延續下來。剩下的都是有這種物傷其類基因的,現代給這種基因安了一個名字,叫做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指的這個善。
這種本能是基因里帶著的,想要改變,只能通過后天的努力。
也就是,殺人!
所以,要鑒別一個反人類主義者,或者潛在的殺人狂魔,其實很簡單。
給他看某些人類極為慘烈的照片,如果他表現出的不是恐懼或者難過乃至各種生理性的排斥,反倒是興奮,那么,這人就應該被列為絕對不可靠近的動物之一。
而蘇躍在看到這個男子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那種對同類生命的漠然。因為很明顯,他在看到蘇躍的第一瞬間,就已經權衡過,到底是采取驅離的方式消除掉這個不速之客,還是直接干掉對方一了百了。
這種就是所謂殺人犯的眼神。
對方絕對殺過人,而且殺的,還不只是一個!
雖然面對的是一個殺人如麻的悍匪,蘇躍卻半點都不畏懼。
殺人犯也是人,至少從生理方面判斷,依然還具備人的特征。
是人,就有弱點。
比如說,此時此刻,面對蘇躍懷疑的質問,對方就明顯表現出來了慌亂。
對方有了這種情緒,就意味著蘇躍已經有了心理上的主動權。
“我是新來的,還沒來得及認識公司里的人。不過我確實聽過開票王叔的名頭。”兇惡男子掩飾地開口。
“哦,是嗎?”蘇躍懷疑地看了對方一眼,“我叔確實說過公司里請了個新人來代他的班,但是聽說是個年輕人。”
“哎,在王叔的眼中,誰還不是一個毛頭小伙子呢?”兇惡男子打了個哈哈,“你找王叔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