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沈旗的人都清楚,沈旗不是一個深沉之人。
在《華夏詩詞》的活動現場,沈旗表現出了文人的深沉,這已然有些刷新了之前很多人對沈旗的印象。
可現在,需要拿出一首宿命感很強的詩詞,來解讀“悲歡離合”的主題。
沈旗面對的,還是詩詞大家方石。
輸了也不丟人,贏了……那就足夠震驚。
李歡歌愣愣看著沈旗走到臺上,依舊是那一副風輕云淡搖折扇的樣子。
“他……”
他的心里其實藏著很多別人永遠無法窺探和理解的東西,或許他真的能寫出來!
所有人都覺得他似乎是沒有什么經歷,從小在福利院長大,踏入社會后打工了幾年,然后做了天后的丈夫。
從此,在家躺平吃軟飯。
每天圍著灶臺洗衣機,養花種草操持家務。
可李歡歌就是覺得沈旗的宿命感很強!
……
“方老的姿態一看就是閱人無……閱歷無數啊!”
“在方老身上,能感受到一種人生。”
“沈旗這么年輕,對詩詞的理解雖然很深,但這一輪可能真要跪了。”
“其實也沒關系,沈旗靠著這一場活動已經扭轉了前段時間的風評了。”
“這話對,前提是沈旗以后千萬別再弄那些破歌的前提之下。”
……
方石的作品呈現在了大屏幕之上。
幾十年塑造的書法功底頓時將一篇極其深沉的詩呈現了出來:
——《蒼茫吟》:
——孤影憑欄望暮天,浮生半世似云煙。
——豈知步步入機括,皆是前緣定簡編。
——曾踏青山尋道遠,欲揮長劍破蒼玄。
——少年意氣今何在?盡入蒼茫命里篇。
無數懂得詩詞之人,頓時看到了一幅畫:暮年老人獨倚欄桿、回望一生,蒼涼而沉靜!
七言句式自由而不失古意,押韻自然,語言凝練深沉,契合老人沉思獨白的語境。
哪怕此時無人解讀這首詩,所有觀眾在讀完之后,已經能夠看到一種歷經滄桑后的徹悟——宿命不可違,亦不必違!
宿命感奔涌而來!
讓人嗟嘆!
“不愧是方老啊,這才是真正的詩詞!”
“這么一比,年輕的選手們簡直被吊打。”
“這是人生的凝練和總結,年輕人絕對是寫不出來的。”
“我甚至看到了剛才那四位選手臉上的震驚,和他們對比之后的羞赧。”
“沈旗就算是輸了,也不丟人!”
梁念和王婉秋忍不住點評了出來,也讓更多的人更加了解了《蒼茫吟》這首作品的內核。
“方會長大才啊!這首詩將人生虛幻,一切皆不可執,暗含命運無常卻早已注定的基調,完全呈現了出來!”
“無論少年豪情、壯志凌云,終歸被寫進命運的冊頁,無法逃脫。”
“直點宿命——每一步看似自主,實則如機關運轉,早已被‘前緣’寫定于命冊之中,極具宿命張力。”
“從追憶到反思,再到最終的平靜與接納,情感層層遞進……”
夸贊很多,方石和他的詩也完全接得住。
此時沈旗看著方石也有些感慨。
不愧是華夏詞曲協會的會長啊,確實很厲害!
就算把方石扔在古代,估計也是一代詩人大家。
沈旗似乎還在自己的心境里沒有出來,再看方石這首詩,自己也忍不住有些深沉。
“回望一生,所有掙扎、追求、悲歡,皆在命運的既定軌跡之中。”
“宿命如網,步步成局,然至暮年,不再掙扎,唯靜觀西陽,與命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