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旗坐在舞臺正中間的一張椅子上,如眾星拱月一般被圍在中間。
而他的面前,擺著一架古箏!
舞臺本來很黑暗,一束光打在了舞臺中央沈旗的位置,其他的樂器分部位置在朦朧之中,更加襯托沈旗的主導地位。
網友們頓時都有點懵!
“當時我們在《媽媽出差了》直播的時候是看過沈旗表演嗩吶、二胡之類的樂器的,難道他還會古箏?”
“人家都坐在古箏面前了,你說沈旗會不會?總不能是故意上來擺拍的吧?”
“我滴個老天奶,還有什么是沈旗不會的?”
“好像不唱歌啊,沈旗面前沒有話筒架!”
“說實話,即便這曲子再好聽估計也沒有太好的效果,民俗樂器就那樣,都是過時的東西了。”
“你是不是瞎?你沒看到舞臺上這么多年輕漂亮的女演奏者?這明顯是民俗和其他類型的碰撞啊。”
很多人依舊抱著極大的期待感!
因為大多數人對詩詞和兒童成長也沒有太大興趣,可沈旗依舊讓活動充滿了樂趣。
所以大家看的其實不是節目本身,而是沈旗制造的節目效果。
觀看直播的付晴好奇問:“你知道他會彈古箏嗎?”
李歡歌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他會什么都不奇怪,你想到的他都會,所以我不知道他會古箏,但提到古箏了就覺得他會了。”
付晴點點頭。
“是這么回事兒!不過在專業的民俗協會活動上表演,技術不過硬可不行!”
“而且這個演出看起來完全不簡單,應該是融合的。”
可下一秒,李歡歌和付晴又覺得想多了。
民俗協會這個群體,和其他的協會群體可完全不一樣。
民俗協會里面的人個個迂腐頑固,根本不會無緣無故給一個年輕人如此高的地位。
如果沈旗水平不行,純靠熱度的話是不可能被推到這個節目如此醒目的c位的。
從舞臺上的樂器分部來看,沈旗所在的位置就是這一首曲子的核心和主旋律了。
方石在沈旗左邊,方石的孫女方青青在沈旗的右邊,兩人各抱著一把琵琶。
一個顯得仙風道骨,一個形象宛若仙女。
現場完全安靜下來之后,舞臺正后方巨大的屏幕上忽然出現了四個大字——云宮迅音!
古箏:沈旗。
琵琶:方石、方青青。
長笛:劉小翔。
短笛:姚大明。
……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
雙簧管、長笛、短笛、單簧管……
圓號、小號、長號、低音長號……
定音鼓、大鼓、小鼓、鈸鑼、三角鐵……
鋼琴,薩克斯,上低音號,吉他……
……
整整一個大屏幕上,密密麻麻。
每一個樂器
如果是行業內的人,一下就能看出來,每一位演奏者都是行業內各種樂器的演奏佼佼者。
隨后,一聲清脆而具有科技感的前奏先聲奪人。
舅舅舅~~~舅舅舅~~~
逗逗逗~~~
噔噔噔噔~噔噔噔噔~~~
噔噔蹬蹬~噔噔蹬蹬~~~
逗逗逗~~~舅舅舅~~~
逗逗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