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部長,咱們的盤尼西林生產情況如何?”
“你問這個干什么?”
“我聽黃師長說前線盤尼西林短缺,所以了解一下情況!”
“我們正在嘗試量產,就在滬江制藥廠,但缺少設備,進展有點慢。”
“缺什么設備?”
程萬里苦笑:“什么都缺,都被凱申搬走了,···”
經過程萬里介紹,周博才知道,其實在建國前,凱申政府中央防疫處在鷹醬的幫助下,已經實現盤尼西林的工業化制備。
但敗走灣島時,相關設備和技術人員都被拉走了。
滬江制藥廠不得不從頭摸索。
“缺設備的話,我幫他們造吧!”
“怎么,你連制藥都懂?”
“呃···,我懂設備呀!”
“你忙得過來嗎?”
“沒問題,飛機導彈都造了,制藥設備小意思!”
程萬里頓時無語。
“那好吧,我和制藥廠打個招呼,你直接去,找張衛盛教授!”
“我知道了!”
隨后的幾天,周博又一頭扎在盤尼西林的制備中。
盤尼西林已經問世多年,配方專利早已經不是秘密,但工業化制備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菌種篩選,到發酵控制,再到提取與純化,每一步都需要摸索。
不同的工藝路線,生產流程就不一樣,需要的設備也不一樣。
為了盡快支援前線,周博三下五除二,以最快速度造了一套設備。
這套設備是一條微縮量產線,月產量也就兩萬單位。
現階段只能先支撐前線需求,后續再慢慢擴大生產。
搞定之后,周博立刻給滬江制藥廠打了一個電話。
“你好,我是滬江兵工廠,找張衛盛教授。”
“稍等!”
片刻后。
“你好,我是張衛盛!”
“張教授,你好!
我是滬江兵工廠,叫周博!”
“哦,你就是程部長說的周總工呀!”
“張教授,聽說你們在做盤尼西林,正缺設備。
我造了一套設備,明天給你們送過去,···”
聽到周博的話,張衛盛哭笑不得。
前幾天,他就接到程萬里的電話,說滬江兵工廠要給他們提供制藥設備。
當時他就十分詫異,兵工廠什么時候能造制藥設備了?
雖然滬江兵工廠現在名氣很大,但造飛機和制藥完全不是一回事好吧!
而且,制藥設備必須和工藝流程緊密結合,兵工廠能懂這個?
一時間,張衛盛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斟酌了一下措辭道。
“周總工,謝謝你如此熱心,但制藥是很專業的,你懂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