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協同作戰特點在于高度整合、靈活機動和精確打擊。”
“要協同作戰,關鍵是高效的指揮系統,可靠的通信和數據鏈,實時情報共享,確保各兵種之間的協調和配合。”
“比如,我們的j-1,z-1,pcl-181等裝備,通過數據鏈,可以實現數據共享。”
“舉個例子,一架z-1偵查到前方40公里的敵軍炮兵陣地。
它可以通過數據鏈,將精確定位瞬間送給后方的pcl-181。
一分鐘內,pcl-181就可以火力覆蓋了!”
前線司令部內,周博正在向講解現代化空地協同,步坦協同,信息化作戰的特點
一群身經百戰的戰將像小學生一樣,聽得全神貫注,還用小本記著筆記,就連大元帥也頻頻點頭。
在座眾人,黃林秋也在其中。
聽到z-1偵查,引導pcl-181遠程攻擊時,黃林秋都瞪大了眼睛。
這種a導b射的打法,簡直是神仙法術呀,比他慣用的打法要厲害多了。
“乖乖,仗還能這么打呀!”
“這也太厲害了!”
“我們師也配了幾門pcl-181,沒想到還能這么用!”
“跟老趙聯系一下,有機會咱們協同一把!”
“到時非讓鷹醬好好喝一壺!”
周博繼續道:“不光是z-1和pcl-181,凡是滬江兵工廠出品,所有武器的數據鏈都是連同的。
今后海陸空天,都可以互聯互通。
這就是信息化作戰。
未來戰場上,不僅要看誰的火力強,還有看誰能有效獲取和傳遞戰場信息···”
嘩嘩嘩——
一段講解結束,指揮室內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周博一陣汗顏。
他講的都是后世網絡上鍵盤俠討論的一些牙慧,純屬紙上談兵。
事實上,要論實際的戰略戰術,在座的隨便拉出一個都吊打周博。
但眾人缺少的是對信息化和多兵種協同概念的認識。
周博的講解恰好起到了點破窗戶紙的作用。
至于戰場上的實際運用,就不是周博這個二把操能置喙了。
這一點周博有自知之明。
最后,周博道:“我這是班門弄斧,各位將軍見笑了。”
付海峰道:“周總工,你講的太好了!”
黃林秋道:“是呀,我用181打了兩仗,原以為打得不錯。
現在才知道連181一半的實力都沒發揮出來,真是慚愧!”
大元帥也開口道:“同志們,戰爭形態是不斷演進的。
想當初,我們是小米加步槍,和敵人的飛機大炮打。
現在呢,蘑菇彈,超音速飛機,導彈,武器越來越強大。
如果不能及時掌握這些武器,我們將付出可怕的犧牲!
就像鷹醬,他們火力就遠超我們的預估。
如果不是有j-1,z-1這些先進武器,我簡直不敢想象,我們會付出怎樣的代價才能打到分界線!”
這話讓眾人一陣沉默。
是呀,如果不是滬江兵工廠橫空出世,提供了如此強大的武器。
這場戰爭即便能取勝,也一定會付出巨大犧牲。
“讓我們再次為周博和廣大后方支援我們的工人民眾報以掌聲!”
嘩,嘩,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