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基地上。
“進入最后倒計時!”
廣播里傳來冷靜的指令聲。
觀測掩體里,技術人員通過防爆玻璃注視著遠處的發射架。
“t-5分鐘。”
發射架上,df-1b周圍的支撐架緩緩撤開,露出箭體。
“t-1分鐘。”
“t-10秒...9...8...7...”
基地的探照燈全部熄滅,只剩下導彈尾部的點火裝置發出幽藍的光。
“...3...2...1...點火!”
一道刺目的火光從導彈底部噴涌而出,發射架籠罩在一片火焰和煙霧之中。
巨大的轟鳴聲中,df-1b穩穩升起,緩緩離開發射架,向高空沖去。
通訊器中,立刻傳來各部門的觀察結果。
“df-1b升空姿態正常,速度0.6馬赫!”
“df-1b飛行姿態正常,高度···”
df-1b順利升空,導彈正在按預定軌跡飛行。
指揮室內,乾老和朱老相視一笑。
df-1系列已經過多次試驗,性能非常可靠,兩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大氣層外飛行和再入階段。
“雷達跟蹤正常,速度達到預定值。”
乾老隨即拿起專線電話:“報告,df-1b已成功發射,正在飛向預定海域。”
“很好!”
而朱老則拿出手機,發了一個短信。
“快遞已發件!”
滬江兵工廠,周博正在車間忙碌,手機滴滴響了兩下。
掏出一看,嘴角不禁揚起。
這一次發射,周博幾乎沒有參與,df-1系列已經成熟,后續的改進交給其他人就可以了。
這也是為了培養夏國的科研力量
空中,df-1b繼續向著東南方向飛去,朝著太平洋上的目標區域——夏威夷群島附近的一片國際水域。
導彈已經飛出地面雷達的監測范圍,但有了北斗衛星,依然可以全程監控df-1b的飛行。
指揮室內,df-1b的飛行軌跡在大屏幕上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
此時,此時,df-1b的速度已經達到15馬赫,正在大氣層外風馳電掣。
乾老臉色嚴肅,目前飛行參數都很正常,但接下來將進入真正的考驗——再入大氣層。
事實上,為了增加df-1b的突防能力,在這個階段,乾老做了一點小小的改進。
df-1b在再入大氣層時,將不會直線俯沖,而是利用氣動升力進行多次‘跳躍’,類似石頭打水漂。
這就是后世著名的乾氏彈道。
在后世,這是夏國的獨門絕技,即便到了新世紀,毛熊和鷹醬兩大航天強國都沒有掌握,足見這個技術是多么逆天。
事實上,乾氏彈道的理論和實踐是逐步完善和形成的。
這個時期,乾老只是剛剛有一個構想,在某次聊天中和周博提了一嘴。
周博建議立刻進行深入研究。
于是催生了乾氏彈道的提前誕生。
此時,在看不見的大氣層外,df-1b已經扔掉所有推擠器,只剩彈頭在高速飛行。
當彈頭以15馬赫的速度,沖入大氣層時,令人驚嘆的打水漂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