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先生李慢慢也將當年之事全然說了出來,陛下沒有沉默,而是準備隨時與西陵刀兵相見,而夫子本就超然,若是西陵真的出手那么他又怎會不發聲。
一切都只怪夏侯太過于緊張自己的親妹妹,從而一著錯便著著錯,直至到了今日無法挽回的地步。
這次陛下派書院來邊塞實修,明顯就是不想用夏侯了。而一旦陛下放棄夏侯,那么他對于西陵的作用也就沒有了。
一個沒有了價值的夏侯,那么他的下場就只有死,他不怕死,而是怕皇宮里的那位妹妹受到自己的牽連。
其實夏侯當年做此選擇應該也是在西陵神殿的算計之中,或者說他們正是看準了夏侯的性格,看準了唐皇李仲易的性格,甚至看準了夫子的超然。
多方算計之下讓夏侯以為自己已然被陛下和夫子放棄,故而只能夠孤注一擲,投入西陵的麾下做一條狗。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夏侯的經歷雖苦,但也全然是夏侯自己選擇的。
夫子也不是沒有開解過夏侯,“無為”二字便是對夏侯的開解,但是他與隆慶一樣根本就沒有理解其中的意思,故而鬧到了如今無法挽回的地步。
唐皇看在夏天的份兒上自然是不會對夏侯做什么,但是夏侯一旦不被重用,那么他這些年所做的事情,一切的因果都將會有所報應。
大師兄緩緩將身前的茶盞推的遠了些,抬起頭來平靜看著夏侯說道:“如果你的話說完了,那么接下來該我說些你大概不喜歡聽的話。”
夏侯微微瞇眼。輕擊桌面的手指早已停下。
大師兄問道:“草原上那群襲擊書院隊伍的馬賊聽誰的命令?”
夏侯回答道:“我。”
大師兄問道:“呼蘭海畔那逾千騎大唐騎兵是誰調過去的?”
夏侯回答道:“我。”
大師兄問道:“是誰想在山道里一槍打死我小師弟。”
夏侯平靜回答道:“還是我。”
大師兄沉默片刻,然后看著他說道:“既然如此,你歸老吧。”
夏侯瞇著眼睛看著大師兄。
在回答了很多問題后,他只問了一句話:“大先生要干涉朝政?”
大師兄喝了口茶淡淡的說道:
“夫子不讓書院干涉朝政,是因為他希望我們這些弟子遠離朝政俗物這些末道小事。
伱身為神殿客卿,應該很清楚當年夫子上桃山之事,所以你應該明白什么事情才是夫子眼中的大事。
你瞞著朝廷和神殿在荒原上組織馬賊群是小事,你想搶奪天書也是小事,你是魔宗余孽同樣是小事,你這些年所做的任何事情在夫子眼中都是小事。
但你想殺我書院小師弟,這便是大事。”
夏侯聞言沉默,面對夫子心中的大事,他似乎也沒有能力去反抗,故而只能夠歸老。
但是夏侯也清楚,歸老看似掙脫了一身的枷鎖,但是卻不能夠消弭自己的危機。
尤其是十三先生寧缺心中的殺意,盡管隱藏的很好,在夏侯的感知中卻十分的顯眼。
自己被書院逼迫歸老,書院便不會再對自己出手,西陵也不會出手。
但是寧缺不同,有這血海深仇在身,寧缺可以正面挑戰自己,而西陵也會趁此機會讓自己與寧缺兩人兩敗俱傷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