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客單手豎起,宣了聲佛號,是玄字輩的僧人。
孟奇在他們靠近時,就已從石碑前轉身,微笑道:
“這位師叔,莫非故人來訪,就必須得有要事”
知客常與外客打交道,沒計較他的稱呼,呵呵笑道:
“正常不用,但玄悲師弟恰在閉關,若是蘇施主身負要事,貧僧就得考慮提前驚動他了,如果只是敘舊,那就勞煩蘇施主下次再來。”
“不知真慧師弟可在閉關”
孟奇轉而問起真慧,算算時間,他面壁早該出來了。
知客僧曉得孟奇與寺內的糾葛,早知他會問真慧,沒有思索便道:
“真慧師侄面壁出來未久,很長時間內不用閉關。”
“那我就拜訪他吧。”
孟奇笑瞇瞇道,一臉我不介意的樣子。
知客僧點頭道:
“蘇施主請。”
他引著孟奇登上山道,目光所及皆是昔年的回憶,那里是擔水之處,那里是差點滑了一跤的地方……一種淡淡的滄桑忽然在孟奇心中泛起。
前行一陣,山路之上多了一名和尚,身穿黃色僧袍,斯斯文文,像書生勝過出家人,正是當年孟奇在武僧院的授業僧真妙,少林真字輩兩大弟子之一。
說是兩大,其實不止,后面陸續也有新入門者冒頭,有的武道天賦出眾,有的身居宿慧,但礙于時日尚短,還無人追上他和真本兩人。
“阿彌陀佛,蘇施主別來無恙”
真妙專程來等孟奇。
他的身后,山道拐彎處,諸多灰袍弟子探頭探腦,想要看看傳說中的莽金剛,事實上的真字輩第一人。
他們中間有個僧人特別醒目,因為只得他穿著黃袍,雙目略微狹長,氣質陰鷙,亦是孟奇熟人,戒律院的戒律僧玄空。
莫非他想唆使我和真妙比一場真妙是個好勝心強的人,當時都忍不住和還未開竅的我比試……孟奇有所猜測地想道,同時微笑回禮:
“師弟不但無恙,而且更勝往昔,有勞真妙師兄掛念。”
真妙輕吸口氣:
“如此甚好,昔年武僧院之事,貧僧尚歷歷在目,誰知蘇施主已名動天下,不知今日可否指導一二”
他尚未下山游歷,所有的江湖之事皆是聽聞,門中與玄字輩開竅高手切磋又基本是點到即止,早就迫不及待想試試人榜高手的分量,找到自身的差距。
在他看來,自己也接近七竅了,且掌握了摩柯指的兩式外景,與七竅的蘇孟、清余應該沒有本質性上的差距,若非為了其中一式的完整掌握,早就闖過銅人巷,下山見識去了。
玄空目不轉睛地看著兩人,陰鷙的眼色流露出期待,他不奢望沒有真正生死相搏經驗的真妙能贏蘇孟,只想殺殺他的威風,免得他趾高氣昂,讓人心中不快。
他們的情緒,孟奇大概能把握,也不在意,輕笑一聲:
“昔年在武僧院未能見識師兄的摩柯指,一直頗為遺憾,今日算是彌補了。”他遠來是客,若不愿意,也沒人能強迫他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