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奇頓時明白過來,這樣的事情恐怕只能夠通過自己來解決,別人很難插手。
拾起“真皇璽”,孟奇略微打量了一下就將它收起,并無對它的貪婪之心,即使像天命道人所言,自己有黃色天子命格,也一樣如此,自己壓根兒對成為皇帝不感興趣,逍遙自在,縱橫天下,才是自己的道路。
而且“真皇璽”說珍貴也算不上太珍貴,從它有人皇劍氣息看,某個傳聞應該是真的,哀帝最后傾盡全力尋找的當是“人皇劍”,為此發掘龍臺也在所不惜,直到沒有什么收獲,才退而求其次,仿照煉制印璽。
當時乃康朝末年,朝廷或韓氏絕對沒有法身高人,否則至少能穩住局面,再續兩三百年國運,所以哪怕哀帝最后將希望寄托在這枚印璽上,希望它能幫助自家神兵震住氣運,它也不大可能是神兵級秘寶,最后的結果反證了這一點,哀帝撞死在了煙雨山上。
如果真是“神兵”,司空圖大可以不必和太子、晉王周旋,光明正大獻給皇帝便是,不僅獎賞不會太差,而且還過了明路,洗白身份,免得日后他兒子成為門派嫡傳時,被人揭穿老子是大盜,身敗名裂。
“只是不知‘真皇璽’在六道那里價值如何……”孟奇揣著真皇璽,翻墻而出,直接轉身,往興云莊返回。
若非司空圖有因果秘術,涉及阿難破戒刀法最后一刀“粘因果”,自己拿一半財物其實更劃算。
對于阿難破戒刀法,孟奇一直覺得奇怪,阿難再差也至少證了羅漢金身,更別提“原來如此”和“妖妖得而誅之”的詭異,他的標志性刀法怎么只是外景巔峰?
從“粘因果”描述看,這已經是牽涉佛門根本大道之一的刀法,僅是外景巔峰實在讓人難以信服,可惜自己沒在少林了,否則當能翻看幾位練成此刀的高僧遺留的筆記,看看其中是否有詭異。
而且,少林的鎮派神兵叫做“阿難刀”,貨真價實的神兵,對應法身!
“少林所藏是外景刀法,六道輪回之主那里也是,但少林沒有真意傳承,僅是秘籍,‘阿難破戒刀法’修煉成功后依然是外景巔峰的威力……除非,除非,六道那里的阿難破戒刀法原先是‘缺’,某位前輩僧人陷入輪回后兌換秘籍給他?”孟奇一邊走一邊尋思,瞳孔忽然收縮,不知這位僧人是圓寂了的高僧,還是目前就在寺內的?
若寺內還藏著一位輪回者,可以將阿難破戒刀法還給六道的僧人,《易筋經》之事就有點眉目了……
“真意傳承果然暗藏玄機,頗為詭異,說不得正是阿難刻意而為……”孟奇想想就有點毛骨悚然。
如果這一次牽扯的刀法不是“沾因果”,而是“引外魔”,“積業力”,自己是看都不會看一眼,能避多遠有多遠。
自從學會“狂雷震九霄”后,他用“斷清凈”和“落紅塵”的次數已明顯變少,預防被“原來如此”糾纏,所以后面兩式,孟奇壓根兒不想學。
但他對此還是有心結,若真的牽涉這位不斷“原來如此”的大能,單純的回避恐怕難有太好效果,因果糾纏之下,遲早會一步步深入,終將會面對。
自己畢竟太弱小,所有的掙扎所有的努力都顯得微不足道。
有的時候,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掩耳盜鈴終非長久之事,孟奇慣來有悍不畏死之氣,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他有勇氣去直面,去解決!
因果糾纏,那就從因果去了斷!
“粘因果”是法身之下為數不多可以直接修煉的因果武學,不能因為畏懼就放棄。
自己還要從八九玄功、元始金章這兩門絕世神功著手,尋找并修煉它們關系因果的部分——八九玄功不清楚,“元始金章”可以肯定有,元始天尊乃諸果之因,“九印”里至少有三印與此有關。
自己現在的目標除了變強,在輪回里活下來,就是搜集類似秘法,希望將來無法避開時,能堂堂正正面對,一刀斬斷因果,塵歸塵,土歸土!
…………
“商大哥,你是不是也想要參與一下人皇劍的爭奪!?”
孟奇輕聲問道。
商毅點了點頭道:
“不錯,我雖然對人皇劍沒有什么覬覦之心,但是卻也不想讓人皇劍跟錯了人,畢竟秉承人道氣運,我商道與人道息息相關,人道有變商道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