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凈土的覆滅、萬佛的圓寂而流,還是為自身而流
眼淚滑過暗金色臉龐,劃過龐大的金身軀體,落到了塵埃之中,周圍一朵朵婆羅徹底熄滅,不復開放!
孟奇突然感覺到了極端危險之意,正待開口,已是聽到江芷微佩劍清鳴之聲,看到迦葉尊者抱拳的雙手忽地打開。
大功德,大光明,陽光照耀了此地,像是潮水淹沒了孟奇等人,讓孟奇再無法感應到他物,再看不見自身之外的東西。他右手握住了刀柄,似乎想要拔將出來,但最終忍住了。
光芒消散,孟奇已變化了位置,眼前不是佛剎,而是一座斷崖,江芷微、阮玉書和趙恒皆不見了身影。
被傳說殘留的力量分隔開了
孟奇心中一動,轉過身,步步踏空,飛快穿梭于恐怖又危險的幽暗裂縫之中,尋找著江芷微等人的同時向著深處前行。
一具羅漢金身突然轉出,握拳打向孟奇,虛空搖動,狂風呼嘯,凝成束縛,像是一顆星辰真正搖落。
狂風卷住孟奇,卻像卷住了泡影,怎么都纏不住,束縛不了,而拳頭與他始終有著一段無法縮小的距離。
孟奇飛快前行,躲避著冒出來的僵尸羅漢、僵尸菩薩和僵尸妖王妖神,他們的突襲總是要差一點,不是咫尺天涯,便是命中注定打不中!
奔了一陣,孟奇忽然頓住了腳步,因為前方有道巨大的暗金身影阻路,嘴角含著淡淡的微笑,腳下踏著一朵朵婆羅之,雙眼沒有靈光與神采,正是迦葉尊者的大阿羅漢金身!
傳說甚至是造化大能的金身!
面對于此,孟奇忽地嘆了口氣。
果然,靈山深處的那位要逼得自己提前出刀,消磨掉十年煎熬十年痛苦打磨的一刀。
另一邊,原本佛剎所在的地方,大光明逝去,江芷微恢復了感官,然而四周已無他人,不見了孟奇、阮玉書和趙恒,也不見了迦葉尊者的大阿羅漢金身,似乎瞬息間有了斗轉星移。
這與迦葉展開拳頭放出的無量光芒無關,那僅僅能影響感應,不涉挪移虛空之道,當另有人刻意為之,而能夠讓孟奇、阮玉書和自己都毫無察覺,恍若尋常,即使有大光明干擾,也絕非普通手段能夠為之,這是直接勾動了天地規則,讓它們暫時做出了改變江芷微心頭一動,手提長劍,快步靠近佛剎,試圖尋找蛛絲馬跡。
她剛前進幾步,琉璃為瓦、黃金為磚的佛剎突然自行坍塌,像是受到了自上而下的恐怖壓力。
江芷微抬眼望去,只見道道漆黑縫隙交錯的山路之上,緩慢走下了一頭青色獅子,它渾身毛發斑駁,布滿了腐朽的痕跡,有黑氣白霧鉆進鉆出,行走間,踏平了了裂縫,鎮住了狂風,如履平地。
青色獅子背上端坐著一尊菩薩,臉和身體皆呈純凈白色,頭戴天冠,綁著五個發髻,象征著佛門五種智慧,如大圓鏡智,法界體性智等,分別對應著前五識、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與八識之總體第九識,他右手持著智慧之劍,左手托著純凈無暇的青色蓮,上放置著一本般若經,與座下青色獅子不同,未受死氣白霧沾染,充滿大清凈大慈悲之意。
但是,本該滿是智慧的雙眼空洞無神,照見了重重宇宙,卻不見自性。
江芷微暗嘆一聲,將心靈升入太上忘情的狀態,將擔憂、焦躁等情緒盡數納于其下,無別對待。
眼前這位菩薩是堪比迦葉尊者的強敵,他是佛門象征著智慧的菩薩,諸凈土公認的最強四大菩薩之一(文殊為智,普賢為行,觀音為慈悲,地藏為大愿),勝過其他大菩薩。
他就是文殊菩薩!
佛祖的左右二侍之一!
想不到文殊菩薩也入滅于當初的靈山之役,徒留金身,為宵小之輩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