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之上。
一個身穿黃袍的干瘦中年男子被簇擁著登上城樓。
一群穿紅戴頂的官員爭先恐后跪在那中年男子身前,高聲勸道:“皇上,此地危險,您萬圣之軀,萬不可以身犯險啊皇上。”
“給朕讓開!”中年男子雖然被太臨扶著,身浮氣虛,卻是氣勢十足。
“難道想讓朕效仿宋徽宗,為這點小事禪位太子,南下避禍嗎?”
眾臣連道不敢。
外城的騷亂已經持續了好一陣,初時地動山搖,眾人皆以為是地龍翻身,后來才得知是妖魔作祟。
做皇帝的這一輩待在深宮,前半輩子煉丹修道,近兩年吃齋念佛,卻沒見識過妖魔為何物。
此時忍不住登上城樓,想一看究竟。
心里想著,若真有妖魔在世,那長生便也不是虛妄。
近兩年他的身體越發不好,已經快要熄了長生妄念。
至于妖魔是否會讓他陷入危險境地,他卻是不甚擔心。
普渡慈渡佛法高深,縱有妖魔作亂,他相信對方身為護國法丈,定能降伏得住妖魔。
況且他有雄師百萬,用人命去填,自認世上任何妖魔也殺得,豈能懼之?
相對于妖魔,他反而怕的是百姓造反。
現在他想的是,一會要不要下旨,讓普渡慈航不要殺了那妖怪,只將其活捉了,養起來當作奇觀賞樂。
皇帝在群臣的陪同下,登上城樓上向著動亂的東門方向觀望。
待見到一只巨大的蜈蚣在城中肆意沖撞后,皇帝眼中又是震驚又是歡喜。
“世上竟有如此大的蜈蚣,簡直聞所未聞,看來定是妖怪不假。”
他身邊之人應聲附和,卻沒一個人跳出來勸諫他,此刻應該關心的不是妖怪如何,而是滿城百姓的安危。
眾人看了一陣,只見蜈蚣所過之處,地動山搖,百姓死傷無數,卻沒見到普渡慈航出來降妖。
皇帝終于感覺到有些不對勁,問左右道:“護國法丈呢?為何不見他現身降妖?”
眾人皆言不知。
“駱指揮使呢?城中出了這么大的事,怎么不見他向朕匯報情況?”
皇帝震怒不已。
“他掌管著皇城安危,此時竟不見人,他這錦衣衛指揮使還想不想干了?是不是想掉腦袋?”
有人提醒道:“皇上您忘了?駱指揮使因為謀反,今日便要在菜市場處死。”
“有這事?”
皇帝有些懵,似是記得有過這事,又好像沒啥印象。
不過他不關心這些,只關心普渡慈航去了哪里。
遣人出去問問情況,不一會,就有士卒將駱指揮使和左千戶帶了上來。
吳雨御劍現身救下了左千戶,劍意嗡鳴聲又驅散了索命梵音,駱指揮使耳朵里的蜈蚣也被震了出來。
駱指揮使恢復了清明,整個人卻是癱了。
左千戶便趁著吳雨兩人與普渡慈航動手引發的混亂,帶著上司逃走,想要將普渡慈航是妖的消息告知皇帝。
左千戶沒資格面圣,他上司駱指揮使卻是有的。
兩人剛來到皇城腳下,就遇到皇帝派人出城來打探情況,于是要求對方帶兩人上來面圣。
皇帝聽了兩人說辭,不由大怒:“荒唐,你們說那條大蜈蚣就是護國法丈?簡直妖言惑眾,來人,將兩人推出去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