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一紙新聞再度點燃眾人的心。
版面上赫然掛著一行大字——《根據地震局勘探,兩日內西城區恐再次發生地震》
內容很簡單,簡短的幾句話將他們的調查結果展現而出。
同時還提供了數據支持,以表格的形式將預測結果昭示。
從前人們只當所謂的地震局是個笑話。
畢竟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就是個考進去混吃等死的地方。
明面是為了人們的安全考慮,每月拿不菲的軍閥撥款。
然而這么多年來,預測就沒有一次中過的。
“又有地震,地點還是在西城區,真的假的?”
“沒新聞開始瞎掰硬扯了,上次地震就沒半點消息和通報,今天刮的是哪的邪風?”
“你還真別說,表上的數據有鼻子有眼的,看起來還挺像那么回事。”
“扯淡玩意,往上面填數字我三歲侄子都能干,唬人誰不會啊?”
“我覺得吧,有些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對大自然多少還是得抱有敬畏之心。”
人們對此議論紛紛,嘴上說著不怕,但眼中卻多了幾分狐疑。
畢竟金山日報這么多年來可從未刊登過有關地震的訊息。
如今一反常態登上版面,這不得不讓人確信真實性。
在人均受教育程度普遍不堪的情況下,哪怕是無良小報說世界末日即將到來都有人信。
蘇揚秉持著人言可畏的常態,險之又險地下了這步棋。
他很清楚,如果地震‘應運’發生,受波及的遠不止這片地域。
震中心在西城區,不意味著其他城區不會出現震感。
‘欺詐進度:/’。
“才九分之一么?”蘇揚眉頭一皺,對這份數據并不滿意。
看來地震局的威信趨近于零,甚至乎起到了反作用。
他選錯了渠道,早知如此,他該抹去‘地震局’三個字。
說不定相信的人都比現在要多。
“今天報紙的訂閱量有多少?”蘇揚問道。
“從銷量上看,還沒昨天一半多。”林陽回答道。
“你派人去訂一批,免費發放給群眾,人手一份。”蘇揚安排道。
“一批是多少?”
“先買個十萬份,送不完丟街上。”
“好。”
昨日黃金全部賣出,六合會的資金量達到恐怖的九億。
除去李養那邊的六億,他們還剩很多。
而倉庫那邊的研磨機并未停止工作,這也就意味著,蘇揚如今坐擁的財富難以想象。
因此,買報紙這點支出只是灑灑水而已。
為了確保‘欺詐’可行性,他務必確保消息能流傳到南城區每一條大街小巷。
至于這番‘自爆’式的做法,乃是蘇揚不得已而為之。
“你們不仁,就別怪我不義!”
————
錢款到賬,預定好的武器裝備立即運送到位。
蘇揚安排囤放在貧民窟一處平地。
一個個木箱子摞在一起堆積如山,由趙顯逐個分發。
人手配備一把自動步槍和手槍,子彈若干。
至于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