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概過了十來分鐘后,對方依舊沒有任何的話語。
李毅的臉色一沉,他可以肯定這家伙就是故意的了,就是想要冷落自己。
“胡書記,我這邊還有別的事,馬上招商大會就要召開了,所以省里面十分重視,您這邊要是沒有很重要的事情的話,我就先過去一趟嗎?”
胡中明這才像是忽然抬頭一樣,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腦袋,不好意思地說道:“忘記你都在了,我這記性,好的,沒事了,那你就先走吧!”
李毅這才是從里面走了出來,但是臉色早就變得陰沉了下來。
這個胡中明這么做絕對是故意的。
從市委書記這里出來后,李毅就又直奔太平鄉。
太平鄉現在穩定了很多,煤礦收回后,很多地方都開始步入正軌,但太平鄉整個環境還需要得到提高,扶貧工作依舊是重中之重。
李老讓他幫忙,李毅肯定需要認真做好,一方面,這是李毅的一大志向,既然棄醫從官,那就需要做好一切的思想準備,另外就是積攢自己的人脈。
現在雖然李毅的確得到了很多老干部的認可,但其實他背后能撐腰的也就只有李老一人,所以,要想更好發展,得到別人的幫助也必不可少。
所以,無論如何,太平鄉必須要搞好。
李毅和太平鄉的一眾鄉里的班子,去村里調查農田的情況。
太平鄉山地居多,農業并不發達,這也導致很多農民壓根沒法活。
“嚴子榮,最近的情況怎么樣了?”
李毅讓嚴子榮來調查鄉里面具體的農民情況。
“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沒解決,很多勞動力沒辦法跟上,畢竟選擇也很有限,他們的知識水平太低了。”嚴子榮解釋道。
現在縣里面雖然企業逐漸已經多了起來,相比之前,找工作容易不少,尤其是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四處都在招人,但這還是很難消化這樣一大批的人員的。
李毅聽完了這句話后,也是皺了皺眉,說道:“全部調查到位,農業方面可以適當發展,現在重點是鄉辦企業要引入。”
李毅對扶貧有自己的看法。
就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農業很難有大的發展,因為糧食價格低,這和我國的情況有很大關系,糧食的價格高不了,那就注定了農民收益就普遍低了很多,所以,引入鄉辦企業,活躍當地的經濟,才是提高當地收入最佳的辦法。
很多人不是想要外出打工,而是沒辦法。
所以,要想搞活鄉鎮,醫療、教育、企業是三項必備的選項,只要能解決了這三個問題,那一個鄉鎮的居民收入和幸福指數自然就提高了。
“但是,咱們太平鄉好像只有煤礦還有一些優勢。”嚴子榮不是沒想過,只是他這段時間里,想了很多辦法,但都沒結果。
“慢慢想辦法,一時間不可能辦好這么一件事。”李毅說道。
企業哪有那么容易培養。
“但是,有一點必須要給我落實到位,如果有企業想要回到鄉鎮來,不能給我阻攔,必須要落實到位,各項手續不能卡,誰要是敢這么做,我第一個開除他。”
李毅冷冷說了句。
現在很多地方,不是企業不去,而是很難開展,就好比前段時間,有人花費了上千萬返鄉建廠,但是最后的結果呢?連個手續都不能辦全,最后還是在媒體的介入后,才啟動了調查組,可見這些地方上對企業的管理有多差勁。
所以,李毅不希望出現這樣的事。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
調查了幾個村子后,到了中午,李毅和鄉鎮班子的人員到村委會吃飯。